这样清楚明白的数据,也算是把众人的心思,从宽松的假期中唤醒,恢复到学习的专注状态了。
带着点假期的慵懒,元宵节校园晚会开始了。
学生和老师们在礼堂下方坐席上坐好,报名了节目的学生挨个上台进行表演,这次的活动主持人是蒋雪老师。
观众们的情绪不算热烈,不过就像是下饭的节目表演一样,看的人数依旧不少。
钢琴曲、芭蕾舞、乐队演奏、歌唱……轮番上台演出了一遍,一个剧情略有些狗血的舞台剧,突然引爆了氛围。
由一年级S1班杜黎月同学倾情创作,话剧社成员进行演绎的舞台剧作品《青春的校园奇幻恋曲》,爆发了极高的热度。
当然,引起讨论的并不是剧情,一个优柔寡断如同中央空调一样大爱四方的男主,和四个性格各异的女主的故事,虽然让人忍不住想吐槽。
但真正引起重视的,是独特的表演形式,将异能运用其中,透过种种方式,让观众们看到了一场堪比特效大片的舞台剧表演。
凭空生长装点舞台的花草树木、真实会移动打雷下雨的云朵、能够瞬间换装变成另一副模样的主演们……
并非是没人设想过,用异能作为表演时的手段,而是很难成功执行。
每个剧本需要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可能固定在同一种异能上,所以需要有更多的选择。
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愿意用自己的异能,去作为表演的手段,在成为异能者之后,对异能的自尊心,让很多人是没办法接受,自己异能沦为表演手段的。
而就算是那些喜欢表演的异能者,他们又要陷入另一种纠结中,到底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排练一部可能没有什么观众的舞台剧,还是将这些时间用作训练自己的异能?
大概很好选择的吧。
这是对于学生们来说的,至于那些已经毕业了的成年异能者——成为超偶,远比成为一名舞台剧演员更容易。
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华丽的异能成为主角,而不是成为某部舞台剧上的特效,一般的话剧社团也根本支付不起,聘请一位异能者的价格。
当然,就算再怎么说,在舞台表演上使用异能作配也不是多么出奇的事情,杜黎月的这部舞台剧会引爆热度,原因是因为节目表现的完整度。
就像是已经剪辑过的电视剧剧情那样完整顺滑,所有的异能效果和剧情都是非常连贯的,于是她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