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界的言论,郑晴琅略有耳闻,却没有太当回事。
说真的,她做这件事,只是恰好自己有这个能力,所以求个无愧于心而已,并没有期望从外间得到多大的赞誉。
但是,她不在乎,有人在乎,这头一个,就是在她手上吃过瘪的前亲家,陈有铭的娘亲姚氏。
姚氏因为被管家在公堂上爆出她放高利贷的事情,即便事后各种找补,也无济于事,丢了好大的脸面。
偏生这个时候,她最看不上的前亲家母却广受好评,这让正遭受冷言冷语的她心中更加不爽,也更加将郑晴琅当做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
思忖良久,她最终决定将之前准备用来舍粥做善事的粮食全数捐给县衙。
高知县以怕聚众出事的名义,让镇上大户不要乱舍粥后,如前面提到的,真正将粮食捐给县衙的人并不多。
姚氏影影倬倬听得一些消息,却并不追根究底。
她只想着,别人不捐,自己捐的话,不就更可以讨好高知县。
于是,在官府催缴捐粮的次日,她就大张旗鼓得雇了车队,给县衙捐了两百石粮食。
这一下,确实令陈家再次入了高知县的眼。
稳坐县衙等待收粮的高知县,原以为这次捐粮,能让自己狠赚一笔。
他都盘算好了,这家一百石,那家两百石,凑起来卖给粮铺,那笔银子足以补上妻子为自己走关系改判而花的钱窟窿。
结果,衙役交上了的名单,这家两石,那家三石,唯有一个陈府,捐的数量是超过两位数的。
算盘落空,他狠狠得发了一通火,扬言要那些不识好歹的人开刀。
不过,也只是嘴皮上的功夫,他暂时还不敢有任何实质性的动作。
毕竟他新官上任,在宜良县的根基不深,不好一下子得罪那么多地头蛇,只得按下这份火气,等着以后再找补回来。
也因此,对于这个听话的陈府,他决定不计前嫌,再度将其纳入自己未来亲家的候选名单中。
姚氏再度频繁出入县衙,没少在知县夫人面前挑拨生事。
一会儿说郑晴琅这是趁虚而入,只用几斤粮食就打发掉工人一日的工钱。
知县夫人虽然也恼郑晴琅无意之间坏了自家挣钱的营生,但也知道如今的物价情况,倒没有昧着良心说粮食抵不过工钱的瞎话。
眼见这说法不成了,姚氏又换了个角度,说郑晴琅这是沽名钓誉,若是真的行善的话,就该把那些粮食无偿赠与他人,而不是让那些人大冬天里还要饿着肚子干活。
这话知县夫人就接了茬,有几分认同她的意思。
姚氏见状,更来劲了,又说郑晴琅这是和高知县作对,不把官府的明文放在眼里,是踩着知县大人的名声博取自己的名声……
饶是知县夫人再理智,也少不得被挑唆得火气上头,心里琢磨着要给坏她家好事的郑晴琅好看。
很快,机会便到了。
冬至这日,知县夫人以祈福的名义,请了宜良县有名号的女眷上太华寺,郑晴琅也在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