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但凭说来。”武松赶紧说。
“阳谷县离这里虽说不远,但是也有些距离,你们兄弟两个见面也不容易。之前我常听你说起过大郎,知道他是一个宽厚的性子,我怕他一人在外地,周边没个帮衬,别受了欺负。你这次过去尽量说服大郎上山。一来大郎手里有手艺,这梁山上万人口,正是需要;二来我们几个在一起也能有个照应,你们哥俩也能经常见面。”
“实在不行,你就多留些时日,用这些银两帮大郎开个酒楼,我们醉瑶台平时送些酒过去,再顾俩伙计,张罗些饭菜,大郎也能轻省些。”
王伦想的细,武松心里感慨。这大哥的心思细腻也是没谁了,以前交往的人都是表面兄弟,背后好汉,可是谁又能真正为自己想一想。就这番话一般的关系谁又能说的出来?
“让哥哥操心了,武松快去快回。”武松抹了下眼泪,站起来拱了下手,就赶紧出去安排。王伦也让宋万安排了银子送过去。
这王伦思来想去,也就 只能这样安排了。按理说,让武大郎上梁山,在自己和武松眼皮子底下,潘金莲就是再大的本事也翻不起浪花来;武大郎实在不愿意来这土匪窝子,就给他开个酒楼,作为醉瑶台在阳谷县唯一的代理商,这样事业有成的武大郎也不再是随便就能被人拿捏。
话又说回来了,武大郎要是真有一大份家业,这潘金莲敢不敢有外心还不一定呢。
武松牵了马,装了东西,别了王伦,带了一个士兵就下了山。
武松两人坐船上了岸,从寿张县往北,直奔阳谷县而去。
阳谷县不远,也就两百来里,武松心里着急,第二天傍晚也就赶到了。
武松进了城门,跟着来过的士兵沿着大街往前走,突然看到前面一个熟悉的背影。
这背影不是别人,正是挑着担子收摊往回赶的武大郎。
武松大喊一声大哥,就撇了马奔了过去。
正在快走的武大郎此时一愣,好像听见了熟悉的声音,下意识一回头,看见跑过来一个大汉,这汉子不是他的兄弟武二郎还能是谁?
武松跑过去,一把抓住武大郎的胳膊就跪在了地上,嚎啕大哭:“大哥,二郎给你添麻烦了。”
武大郎愣了一下,高兴地撇了担子,拍了一下武松的肩膀:“真的是二郎。”就抱了一下武松,赶紧把他拉了起来。
远处的士兵这时候才细细打量着武大郎。这武大郎一米五几的个子,在这个年代自然不算高,却也谈不上矮,模样长得和武松有点相似,面相憨厚,就是个头差了太多。
后来王伦见了武大郎之后还琢磨,这为什么后人老说这武大郎三寸钉枯树皮,后来琢磨过味道来了。这纯粹是因为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