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就是穆彰阿!”
早在鸦片战争时期,穆彰阿就已经是军机大臣,道光皇帝身边的红人。
鸦片战争过后,道光皇帝一方面心灰意冷,另外一方面也的确年事已高,许多朝堂大事基本上都按照穆彰阿的意见去做。
穆彰阿也由此获得了极大权力,直逼当年乾隆朝的和珅。
穆彰阿这个人吧,说实话也不是和珅那种大贪官。
在大清中期贪污腐败几乎公开化、制度化的情况下,穆彰阿的贪腐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平均水平。
穆彰阿还喜欢当伯乐,对提拔新人非常热衷,也并不在意满汉之分,曾国藩就是一个例子。
但穆彰阿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和稀泥,不做事。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穆彰阿的人生信条。
不做事,就意味着不犯错。
不犯错,就意味着能长久保持权力。
任何天大的事情,到了穆彰阿嘴里,再转告给道光皇帝,立马就变成小事。
《南京条约》?小事。
其他各种不平等条约?小事。
所以在道光皇帝的最后几年时间里,明明大清王朝各地起义不断,许多百姓被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倾销搞得流离失所,大清国库收入因此入不敷出……
但穆彰阿一张嘴,就是“大清列祖列宗洪福,大清如今四海升平,无甚大事。”
鸦片战争之后这些年,正是大清急需知耻而后勇,想办法迎头赶上的最好时机。
但穆彰阿作为最能影响道光皇帝的军机大臣,他却只顾着糊弄敷衍,天天喊着没事。
最终的结果就是,鸦片战争过去了八年时间,大清啥也没干!
军备没提升,经济没发展,要啥没啥,问题反而越来越多。
大清的有识之士,哪个不恨透了穆彰阿?
当然,本质上来说,穆彰阿是在给道光皇帝背锅。
若道光皇帝是个正经的明君,穆彰阿这种人能在朝堂上有生存之地?
但大家毕竟可都还要在大清朝混的,总不可能对咸丰皇帝说他老爹道光皇帝的不是吧?
穆彰阿就算是真的背锅了,那也不冤!
咸丰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是这个道理。”
“穆彰阿此人,不,他和他的党羽们,必须全部拿下!”
【咸丰皇帝并非毫无政治手腕之人,他先用几个月的时间基本稳住了皇权,随后才开始剪除穆彰阿的党羽。】
【当年七月份,穆彰阿的得力盟友,吏部尚书文庆等一批官员被革职。】
【随后在咸丰皇帝的暗中授意下,不断有御史开始弹劾穆彰阿,以及签订了《南京条约》的大学士耆英。】
【就在咸丰皇帝对穆彰阿步步紧逼之时,又有一件载入史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九月份,咸丰再次和杜受田单独商议事情。
杜受田满是笑容,开口道:
“如今的朝廷之中,如礼部侍郎曾国藩等许多当年的穆彰阿门生都已经与其划清界限,穆彰阿、耆英再无昔日之威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