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皇帝纷纷开口,态度基本都是一致的。
这应该就是朝鲜海军的最后一战了。
但,有人不同意。
【魏武帝曹操:这你们就不懂了吧?谁说少打多就一定会输的?你问问孙权,他的优势舰队不也一样给朕的大魏海军打得屁滚尿流!】
【吴大帝孙权:曹阿瞒,你就侥幸打赢了一场,居然也有脸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面前吹牛皮!】
【吴大帝孙权:朕告诉你,你的魏国舰队马上就要全军覆没了!】
【魏武帝曹操:哈哈哈,就你?朕的大魏舰队马上就会让你知道,数量的优势永远都不是万能的!】
两人一番争吵,倒是让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中对这一战的期待提升了不少。
对大部分朝代的皇帝们来说,朝鲜和倭国舰队之间的战争,他们是纯纯的中立态度。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笑呵呵地开口。
“原本还以为朝鲜会毫无悬念的失败呢,现在看来,倭寇怕是要吃亏喽!”
忽必烈和倭国之间的恩怨,那可是在金幕出现之前就已经结下的。
两次讨伐倭国失败,对忽必烈来说,是一生之中非常少见的耻辱。
刘秉忠闻言,不由笑道:
“陛下莫非觉得,这个李舜臣还能创造奇迹?”
忽必烈笑着点头。
“俗话说得好,有一就有二。”
“既然李舜臣都已经打赢了倭军这么多次,那再赢一次,又有何不可呢?”
在场的大元臣子们闻言,纷纷笑了起来。
心中都颇为不以为然。
十三艘船,还是败军之将。
去打一百三十艘船。
想赢?
根本就没有任何赢的可能性好吧。
在众人的注视下,金幕中的鸣梁海战还在继续着。
李舜臣作为主将,本该是在后方指挥的。
但朝鲜其他战船一个两个都拖拖拉拉的。
于是不知不觉,李舜臣的船就冲到了最前方。
李舜臣见状,心中也是颇为无奈。
“诸位,我们在这里等着倭寇来自投罗网。”
倭军的船队,很快出现。
负责指挥这场海战的倭军将领来岛通总看到前方的十三艘朝鲜船只,忍不住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