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血色足够威慑住一些官员不敢伸手拿不该拿的东西,而由此事,也成功将很大一批不干事的官员拉下马,然后换上愿意做事,也更忠诚的人。
不同以往的考核制度让绝大部分的官员都不再佛系,毕竟再懒怠下去,头上的乌纱帽可不保,好不容易才爬到如今的位置,没有人愿意被挤下去。
朝廷来了一场大换血,燕曦才感觉终于掌握了实际的权柄。
太皇太后依旧垂帘听政,但如今她已经不怎么发表意见了,宗室直接被燕曦砍了一小半的人,太皇太后觉得燕曦太残忍了。
为君者不仁,是大忌。
可若说燕曦不仁,她又未曾累及涉事官员的家眷,除非对方的家眷也参与了进去,且还担了主要的罪责。
那几个首犯都抄家了,而后其家眷也没有同首犯一块被斩首,而是入了册子,分配做劳力去了。
近年来朝廷开设不少的大作坊,都需要很多的工人,还有石场和矿场等地。
需要徭役的地方有很多。
太皇太后以为的那等反燕曦的人并没有掀起什么水花,因为相家所掌的步军站在燕曦的身后,在庞大的军队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
可隐患却也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