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各处都安插了探子,京中有关太子的流言传的沸沸扬扬,康熙想装作不知道都难。
康熙跟太子的关系很好,康熙在私下还感叹过太子以前的骄纵之举都是没长大的缘故,现在的太子不仅懂事孝顺,还友爱弟妹,这个散播留言的幕后之人实在可恶!
康熙下了大功夫一处一处去寻找,每一位死了亲人的小官都被康熙关到了昭狱,若是不老实交代就会一直被关在这里,有些心态不好的官吏已经开始坦白了。
康熙看着御案上的证词,这些人交代的事情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家中的确有亲人去世,不过不是因为没钱治病,太多都是病了多年药石无医,也难为了幕后之人到处搜罗了这些人。
这些人能这么快交代的缘故也是因为太子的人已经找过他们一遍,对其恐吓了一番,方言就算把他们放了过几日皇上还会追究此事,如今一看确实不假,他们都被关进昭狱了。
众人无不后悔不应该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去冒险,现在想想这可是污蔑太子啊,太子哪是那么容易陷害的。
康熙越看这些证词越生气,其中有一人交代了似乎是内务府的人,内务府里的人莫不是他的亲信,世人皆知他看重太子,居然有人阳奉阴违,这个人还是他的亲信!
康熙这次是正生气了,太子明摆着是冤枉的,可见风使舵的大臣却不少,包括他的母家也掺合了起来,佟家居然也上了参太子的折子,太子与佟家可并无愁怨啊。
康熙的宗旨就是我的儿子,我可以怀疑他,但是别人不行。我可以打他,但别让人了就是罪无可恕。康熙把内务府排得上名号的人都关了起来盘问,让他们把这几日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都交代清楚。
众人见皇上这次铁了心的盘查,自然一一交代,便是有些隐晦不便说的也拐弯抹角表达了出来,这些人人老成精,起初康熙并没有查到什么破绽。
康熙看着吞吞吐吐的人,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紧紧地攥着拳头,眼睛里闪烁着怒火,“不说,朕马上让人去你们的家里搜!”
这在内务府做官的哪里有不捞油水的,要是被皇上查到了还得了。
康熙也不是真想差,他看重的是奴才的做事能力,水至清则无鱼,只要不是做的太过分,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这些奴才的反应倒是有意思,似乎十分害怕他会搜查。
内务府的人不敢再隐瞒了,连忙将他们怀疑的对象说了出来,还不忘把自己的嫌疑撇清了,“前几日乌雅大人来了内务府一趟,说是要借花名册看一看,太医院那边的名册也被乌雅大人借走了。”
借内务府的是看官员的送礼往来,前些日子康熙大寿,家家都拿最好的东西出来送礼,这时候如果送的礼物寒酸的,那就是家中真没银子了。
借太医院的名册更容易了,谁家抓药治病能离得开太医院,有了这两样东西能凑齐这些人也就说得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