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试和院试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要说区别也就是要早点起来,去贡院那边等着验看身份、检查是否有夹带、吃住条件差一些。
越朝南迁后,除了皇帝临时决定的恩科,国试总是三年一次,因为是从院试筛选上来,因此每年应试的学子总数会有太大的变化,都是一千两百人左右。院试的竞争仅限于一府之地,仅余的几省文教水平相差不是太大,反倒更加公平。不过对于江宁来说,其特殊的地位在国试中当然也有所体现,每次参加国试的人数有百人名额,分给江宁六座书院。朝野上下对此倒也没有异议。
此次国试备受关注,原因在于这是新皇的第一次国试,应试人数和录取人数都有增加,朝局也不同以往。作为主考官,黄文献深知此次国试的特殊性,为了应对应试人数增加也好,为国选出真正人才也罢,他是绞尽脑汁出好题目。老夫子虽然不懂难度系数的理论,却也知道可以通过出难题来区分人才。
因此当鼓响三声后,众学子拿到考题时,顿时哀鸿遍野,不少人竟然对三道经史实录茫然无措。不过总有那么些人与众不同,能够从黄老夫子以往的文章中看出端倪,并根据自己的记忆答出正确的答案。
两篇赋就没意思了,一是歌颂先帝,一是称颂今上。两首词也没有体现出黄文献应有的水平,一首以江宁皇都为题,一首更是罔顾事实,以盛世起点为题。策论题倒是宏大,谈论的是当前的国策问题,以及询问如今的天下形势,如何治国强兵。总之,国试的题目除了三道经史实录让人不知所措外,另外两类都没有什么特殊。
苏圣平对赋和诗词没有太重视,反正关乎的是名次。策论倒是写的很认真,提出了诸如“无农不稳、无工不富”“重视文教、选拔贤才”等观点,附带着提出了“兴农重商”、“修改制定现有律令”、“抑制土地兼并”等措施。唯一没有明确把握的就是经史实录那三题。
虽然他都答出来了,但是对第三道题还是把握不大。和他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多,因为别人没把握的都是三道,只对第三题没把握的已经是相当少了。可是,有人比他更牛。
院试结束之后,贡院那边的主考官、副主考官和翰林们加紧糊名、誊抄、阅卷。对于学子来说,这是一生中最紧张又是最放松的时刻之一。任何时代估计都一样,学生在大考之后都会比往常更加放纵,那世时也就鬼哭狼嚎、扔书、扔热水瓶、趁机表白,这会的学子们清一色的放纵就是上青楼。
张永和他的那些跟班们当然也不甘人后,昨天考完之后就已经到酒楼狂欢了一夜。今天晚上竟也还有力再战,昨晚上没赶上梁青青,今天自然要来梁青青处,以解相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