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房俊能打造一支四品武道的军队,其威势恐怕会远超玄甲军。当初李渊为了打造玄甲军,几乎倾尽所有,后来李二迫不得已将玄甲军拆分,一部分留守军中,一部分化作百骑司,其实也是无力供养。
以举国之力供养一支军队自然不在话下,可李唐却养不起玄甲军,关键在于要将其中的人培养成武者。
“或许可以逐步尝试,爱字营忠心耿耿,而且即将开赴雍奴,那里的危险远甚于此次。”
骷髅殿固然强大,但终归只是高端战力突出,在大唐的疆土上,即便养兵,也不敢过于张扬,兵力数量十分有限。
北方的蛮夷军队数量众多,即便有宗师这种以一挡万的存在,面对大军,也会凶险万分。雍奴无疑是一处龙潭虎穴,问题的关键是此地处于南北夹击之势,北面有蛮夷,南面有李佑,且雍奴的地理位置也欠佳。
幽州在宋朝时期地位尊崇,然在大唐时期却表现平平。究其原因,大唐并不缺马,幽州自然难以崭露头角。且当时以粟米为主食,麦子尚未普及,幽州的粮食产量因此受到极大限制。这两个先天条件的制约,致使幽州的发展一直步履蹒跚。
房俊的封地虽广袤,原本却难以获批,最后长孙无忌等人捏着鼻子认了,许是因此地发展潜力有限。
此外,蛮族对幽州虎视眈眈,房俊大力发展雍奴,实则危险重重,因为他越是让雍奴强大,对草原人的威胁就愈大。
长孙无忌当初首肯,亦或暗中操作将房俊安置于此,想必经过深思熟虑,其目的便是彻底遏制房俊的发展。
蛮夷威胁虽大,但亦是一次机遇。只要雍奴得以发展,玉米得以大规模种植,北方的威胁便可减半。
中原王朝之所以无力攻打北方各族,粮食不足乃最大难题。北方地界粮食产量匮乏,难以供给充足的粮草以作战。
从南方运送粮食至边境,耗费惊人。隋炀帝攻打高句丽时就已发现此问题,故而开挖运河,借运河之利,减少粮食运输的损耗。
许多人皆言隋炀帝乃祸国殃民之暴君,然事实果真如此吗?“唐承隋制”四字,便足以彰显其功绩。
隋炀帝或许错事仅在急功近利,诸多政策本善,然其急躁冒进,令世家大族感受到威胁,遂致隋朝倾覆。
大运河虽使炀帝征伐高句丽之举更为顺畅,却仍未解决北方粮食产量不足之根本问题。粮食可调集,然其中不确定因素众多,远不如就地取粮来得迅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