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新语新编> 第73章 史官明大义,太学宣教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章 史官明大义,太学宣教化(1 / 2)

晋王点了点头,看向王导,说道,

“茂弘,尽管说来。”

王导起身,走到殿中间,看了看左边的倒霉蛋戴渊,又看了看右边的卫展,说道,

“现在天下动荡,正是大王争取人心之时,

征华轶、除周浚、灭杜弢、驱杜曾,

有太多无辜之人,

被卷进了这些谋逆大案之中,

让他们不得不远遁山野,

又或者山野无食,只能投靠了胡羯。”

晋王捋了捋胡须,仔细考虑着王导的话,

王导的话,只说了一小半,

最重要的一句话,王导留给了晋王自己考虑。

晋王自然也体察了出来,

华轶这些和他们正面开战的对手,

就算还剩下一些亲信子嗣藏在大山深处,

也没有几个人了,

更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作为总理朝政的王导,不可能为了那三五个人,来特意说上一番。

他真正的用意,还是义兴周家。

周玘父子的叛乱,虽然都流产了,

没有在行动上造成大的伤害,

但却像一块大石头一样,

始终压在所有吴人的胸口,

不知道什么时候,

晋王想起来了,

就会顺着周家这石头追查下去,

这要是真查下去,

整个吴地的那些世族巨商,

又有哪一家和义兴周家没有亲密关系?

再加上,

晋王当年刚刚渡江的时候,

吴地的世族给晋王甩得那些脸子,

想一想,

就没个好。

晋王点了点头,又问道,

“还是茂弘知我,

我一直都想着解开这个心结,

但又怕大家觉得,是我太过软弱。”

王导微微的行一个君臣礼,说道,

“大王,

臣听闻华轶的故吏高悝,

将华轶的两个儿子隐匿在山中,

如果大王能够将华轶的两个儿子赦免,

那天下人就能看到大王的心胸。”

晋王点了点头,看向倒霉蛋戴渊,说道,

“若思,你要多和茂弘学学,

你看看茂弘,

能从小事之中,看到大问题,

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哪像你,

一个刺杀太子的案子,

查了两三年了,

案子没查出来,

当年替太子受伤的琅琊王,

倒是先不明不白的死在火中。”

戴渊也郁闷啊,

让他怎么查?

他不过一个护军将军,

就算他知道山氏和安国,

就在乌衣巷,

他也不敢派兵进去搜上一搜。

戴渊实在觉得难受,把心一横,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