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王司马越死了。
二十万大军和半朝公卿停在了项城。
襄阳王司马范率先开口,“都说话啊,下面该怎么办?”
豫州刺史刘乔率先说,“臣的意见是,洛川之地不可守,应该下淮南和琅琊王会合。”
“不行,绝对不行。”武陵王司马澹说出了反对意见,“琅琊王数次忤逆于朝廷,不听旨意,俨然是想割据一方。”
“那王爷给个方向,我二十万大军,总不能一直待在这么一个小小的项城吧?”刘乔没有坚持,而是反问道。
“不知道,但江南是首先不能去的。琅琊王不臣之心,天下共知。大军恐怕一进入淮南,就会被对方坚壁清野,活活饿死在淮南。刘刺史,家贼甚于胡奴,胡奴只不过是抢些财宝,抢完就回去了,可这家贼,要得是什么?是整个天下。”武陵王澹给出了他自己的见解。
这个说法居然首先得到的是任城王济、西河王喜、梁王禧、齐王韶、襄阳王范,这五位王爷的认同。
作为司马家的人,他们彼此都太清楚琅琊王司马睿打得什么主意——名义上说得是陈兵淮南,以迎王师;实际上肯定是沿路布置了陷阱,把大军困住以后,招降来扩充自己。
廷尉诸葛铨,他平日里不怎么说话,一来是他干得是拿人问罪的活,一般官员避之不及;二来是他是武帝的小舅子,武帝诸葛夫人的弟弟,身份尊贵,也不需要巴结谁。
“各位王爷、大人,铨以为,如果不能下江南,那么眼前还有几条路可以走,第一打回许昌,打跑石勒;第二回师洛阳,解洛川之困;第三北上兖州,和苟大将军兵合一处;第四送王爷灵柩回东海。”
“苟曦尾大不掉,早就想清算我等,我等若去,岂不是自投罗网?这条坚决不行。”吏部尚书刘望第一个反对投靠苟曦,尽管苟曦可能是唯一一个有能力统帅这二十万大军的人。
没有别的原因,自永嘉三年以来,截获了几十封皇帝与苟曦的密信,每一封上必杀名单都有他刘望,这要是去了,其他人怎么样不知道,他刘望是死得不能再死了。
“那回洛阳如何?现在洛川之危已经迫在眉睫。”廷尉诸葛铨瞟了一眼刘望,知道各人怀着各人的心思。
“不可。”这次反对的是襄阳王范,他之所以反对,是因为给东海王越的劝进表中,他的名字在头一个。
这要是回到了洛阳,先不说刘曜、王弥这些贼寇多么残暴,皇帝司马炽也不能放过他,就连世子毗也视他为竞争对手。这个洛阳可是万万不能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