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商末三国志> 第142章 黎民入唐姜尚归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 黎民入唐姜尚归岐(2 / 2)

“农人就只有农税,农闲时候农人还可到各处工矿场、作坊劳作赚取钱币。赚得的钱币需要按一定比例上缴所得税,但是这个所得税有个起征点,收入低的是不用上缴这部分税的。只有那些收入高的,数额达到一定数量的,才会缴纳这部分税。”姜林知道这些人关注的是自己是否会收到盘剥,所以继续宣讲唐方的政策。

昂等人开始沉思了起来,片刻功夫后,昂抬头看了看姜林,说道:“除了这些,是否还有别的名目的税收?”

“没了,普通人就这两项。如果有人经营作坊、工矿场、行商等,则需要按照营业额上缴商税,不过这和普通人倒没有多大的关系。”姜林答道。

“那劳役、徭役和兵役每年需服多久?”昂继续问道。

“普通民众不用服劳役和徭役。若有土木工程以及战时需要民夫,国府会出资雇佣民众,按日支付报酬。至于兵役嘛,我唐方尚未大规模对外征战,不过依据的我的设想,唐方要走的是精兵路线,只需少量的常备兵即可,到了战时也不需征发太多的普通民众,一来耗费钱粮,二来临时征召起来的兵员战阵之上很容易送死。”

“常备兵会采取志愿兵与义务兵制相结合的制度。志愿兵按服役年限会设定多个等级,按等级按月付报酬。志愿兵服役年龄上限暂定为四十岁,这部分人将是军队的骨干。而义务兵的服役年限为五年,十六岁成男便可入伍,每月只发生少量的生活津贴。义务兵服役满五年,可根据自己的意愿与军队的需要双向决定是否转为志愿兵,一旦转为志愿兵,将享受上述志愿兵待遇。那些不能转为志愿兵的退役人员,回到家乡后,可优先安排进入政府部门工作。”

“并且唐方将执行强制性的全民义务兵制,年满十六岁成男均需入伍参军五年,特殊情况的可推迟入伍年限,但不可免除。如此一来,到了战时,即便不会再被征召入伍,但服过兵役的男丁组织起来也能保卫地方。就像滁黎城破时的那些男丁,将妇孺的损失降到最低。”

“军官则基本上采取终身制,当然个别的实在不称职的,到了一定的岁数无法晋升的将会转业到地方政府部门工作。无论兵士或者军官,到了战时也会依据表现记录军功进行奖赏,阵亡的将士会葬入烈士陵园供世人祭奠,家属会得到国府的抚恤,国府会负责赡养烈士的父母直至过世、抚养未成年的儿女直至成年。”姜林想都不想,便将唐方的一系列政策道了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