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双方互有胜负,但濡须坞仍旧牢牢掌握在东吴手中。
僵持一个月后春季到来,雨水变多。
孙权给你写了一封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其中还附了一张纸条: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你大笑几声孙权不欺我后主动撤军北归。”
同样是继承父亲基业。
刘表幼子刘琮年幼懦弱,实为蔡氏傀儡。
长子刘琦虽有意光复荆州但奈何能力平庸,最后也是为刘备做了嫁衣。
孙权与他们二人有天壤之别。
孙策遗留的隐患被他一一扫除,江东民心也尽归孙氏所有。
双方比较之下高下立现,也难怪曹操会有此感慨。
曹操大笑道:“与刘景升之子一比,孙仲谋的确当为明君。”
说罢曹操还对刘备挤眉弄眼道:“不知比玄德之子阿斗如何?”
刘备脸色一黑,哼了一声后把脸扭到了一旁。
这曹操还真是会戳人肺管子。
“我们后世有不少人把这句话曲解成了曹操是骂孙权的意思。
在他们看来曹操这话是在说孙权你是我儿子。
其实曹操根本没有必要这么骂孙权。
那时候孙权的确是三番两次让曹操吃了亏不假。
但是以曹操的办事风格来说也不可能直接出言辱骂对方君主。
何况曹操和孙坚同龄,曹操长子曹昂年纪比孙权还大。
说这么一句话也算不得上是骂街。”
曹操双手扶额道:“后世之人究竟是如何看待吾曹孟德的?
吾要真是骂孙权,这岂不是更是在说吾心胸狭隘难以容人?
当年徐荣、吕布等人皆让吾吃过大亏,诸君可曾见吾出言辱骂过他们否?
这一点刘玄德你应该清楚。”
刘备点点头道:“朕自然知晓曹孟德你的为人。
那确非是你的本意。”
“好了好了,这事就暂且说到这儿。
我继续往下说孙权的事情。
其实你们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
往往当事物的外部矛盾不够激烈的时候,内部矛盾就会逐渐加剧。
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之后,三方虽互有战争但东吴相对还算是安宁。
于是乎孙权就打算继续他的制衡之道来平衡朝堂局势。
刚才我说他的刻薄寡恩在这里也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东吴朝堂内部是由好几支势力组成。
除却孙氏宗族和顾陆朱张为首的江东士族以外。
还有以张昭、张纮、秦松为首的流寓士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