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陷入了深思。他意识到,父亲说的并非单纯的技术层面,而是更深层次的理解。他突然感到自己之前的努力虽然方向正确,但还远远不够。他缺乏的是一种更为敏锐的感觉——一种对工艺和材料的直觉,一种通过双手与工件“交流”的能力。
接下来的几天,王强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加工上。他不再只是机械地操作机器,而是开始试图与工件“对话”。在每一次切削、每一次打磨时,他都努力感受材料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操作方式。他发现,当他放松心态,专注于工件本身时,竟然能感觉到刀具与金属接触时的微妙变化,仿佛一股流动的力量在他和工件之间传递。
一天,刘师傅走到他的工作台前,默默地看着王强操作。他轻轻地点了点头,说:“不错,强子,你的手感进步了不少。”
王强停下手中的工作,抬起头,意外地看到刘师傅脸上露出了一丝赞许的微笑。他心中一阵激动,知道自己终于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随着对工艺理解的加深,王强逐渐掌握了更多的技巧。他发现自己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加工的每一个细节,生产出的零件不仅精度更高,而且在工厂内部的测试中表现出色。这让他更加坚定了继续钻研的决心。
然而,王强心中的疑问也在增加。他意识到,钳工不仅仅是一门手艺,它更像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他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工艺。
“强子,最近忙什么呢?”一个晚饭后,父亲看着明显更加沉思的王强问道。
王强抬头看了看父亲,犹豫了一下,说道:“爸,我在想,能不能在现有的技术上,做出一些新的东西。我觉得,光是掌握现有的技艺还不够,我想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父亲看着王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强子,能有这个想法,说明你已经走得很远了。技艺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只有不断追求,才能不断进步。不要怕失败,尝试去做。”
王强这几天脑子里一直想着那些新的加工方法,心里不免有些疲惫。晚上回到四合院,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不停回放着白天在车间里的操作步骤和各种细微的调整。他知道,自己已经沉浸在了这个技艺的世界里,偶尔放松一下,或许能让思路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