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甚想了想,这战术听起来很熟悉。
徐甚凑上前道:“公公,当初安边侯在宁夏为总兵官时,曾受命与鞑靼人周旋,似乎便是以如此战术,但收效……甚微。”
这是在告诉刘瑾,你所用的战术,先前都已经使用过了。
刘瑾道:“你们是在怀疑咱家研武堂镇守的实力?还是你们觉得,咱家会跟安边侯一样,连一点灵活应变都不会?”
“可是……”
“咱家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我们的火炮和火器推出去在外,行动不便,而鞑靼人会派哨探查知我们这路人马的动向,只需要避开,不需要正面交战,就可以绕开这路人马,于我大明境内行劫掠之事。”刘瑾道。
徐甚等人都眼巴巴望着刘瑾。
那神色好似在说,原来你知道鞑靼人会做什么选择,那你还打算用这套战术?
“咱家要分兵!”
刘瑾也直接把自己的意图说出来,“分成数路人马,交叉行进,让鞑靼人捉摸不透,他们敢来,就与之交战,一路出了麻烦,其余几路驰援过去。将不再依托于城塞来驻守,遇到鞑子,随时原地驻扎,任何一处都是我大明的关隘堡垒。”
“啊?”
在场的众将领,听了这说法,也觉得新鲜。
大明的边军,最习惯的打法,要么是集中优势兵力出城跟鞑靼人正面交战,把鞑靼人赶跑。
更多的税后,就是守在稳固的城塞之内,靠火炮作为坚守的利器,让鞑靼人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像刘瑾这样,把兵马分散开,以各路人马出击,不以城塞为依托,打算玩移动战的方法,在众将士看来,就好像把自己后背的弱点都暴露出来,等着鞑靼人打一般。
刘瑾道:“咱家也知道,这套战术,当初朱凤那小子也用过,但他也只是咱家麾下的一员教官而已,他的战术,还是咱家教他的。”
听到这里,徐甚等人还是有些佩服的。
因为从官职上讲,他们会觉得,提督研武堂太监,一定会比研武堂的教习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