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骥翻了个白眼,说道:“若是陛下放弃了亲征的想法,老夫还来找你作甚?”
“王老大人今晚过来,并非是只为了告诉本官这个消息吧?”于谦彻底放松了下来,盯着王骥问道。
他比王骥小很多,今年才六十二,王骥则是已经八十多了,叫声王老大人也没什么问题。
王骥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老夫这么晚过来,是希望于首理可以在早朝之上带着文武百官一起谏言,让陛下打消亲征的想法。”
“这个没问题,即便你不说,让本官知道了这件事儿,本官自然也会率群臣阻止。”于谦立刻答应了下来。
没想到王骥却是没有说完,而是犹豫了一下才道:“不过老夫今日已经劝谏过了,恐怕陛下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想要劝阻此事,恐怕没这么简单。”
“没这么简单?”于谦冷笑一声道:“靖远伯多虑了吧,此番劝谏,本官可是率领群臣阻止的,陛下即便不想接受,也必须要接受,否则......否则......”
“否则什么?”王骥看了他一眼,说道:“老夫在朝比你多了二十年,你以为群臣直谏的事情老夫没见过吗?咱们必须要知道,陛下这是从政务院设立之后第一次提出要求,若是于首理不怕让陛下失去对政务院的信任,你就这么做。”
“但是于首理有没有想过,即便你这么做了,你真以为陛下不会力排众议、独断乾坤吗?”
于谦这才明白王骥的意思。
的确,自从政务院设立以来,朱祁钰想要推行什么政策,做什么事情,都是先与政务院和大都督府商议,尽力说服他们的,从来没有做过乾纲独断的决定,所以他们政务院诸理和皇帝的关系比较温和,做起事情来自然也要简单许多,朱祁钰甚至将许多原本该是皇帝掌握的权力都交给了政务院来掌握,这也让政务院的权威提高了许多。
当然,政务院诸理也都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份信任,不管是前一批的王直高谷等人,还是他们这一任,在面对朱祁钰的时候一直极为谨慎,生怕失去了这种平衡。
如果只是因为朱祁钰的一个决定就撕碎了这份信任,打破了这种平衡,那损失的极有可能还是朝廷,毕竟这些年朱祁钰已经隐隐表现出了一种倾向,那就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朝廷将会改变通过科举来选官提拔的方式,而是要求提拔官员必须要有地方理政的经历,这种方式于谦也是比较认可的,只不过此事涉及到国本,牵涉太广,所以一直没有实行而已,要是真的逼得朱祁钰选择了这种方式,那朝廷官员中肯定有一大批人会被外放,这群人基本上都是混日子的,让他们去处理地方政务,他们绝大多数肯定都会傻眼,所以于谦一直阻拦着没有实施,但是这也意味着,朱祁钰即便失去了他们这批臣子,也随时可以从地方上提拔一批人入京接任,简单说来就是,朱祁钰不差这数百名京官,有的是可以替补他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