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四弟为人开明,求贤若渴。若诸位真有安邦定国之才,不妨前往北平,一展抱负。”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道,“当然,前提是,你们真心实意为国效力,而非……”他故意没有说下去,留给众人无限遐想。
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殿下此言何意?”
朱标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诸位都是聪明人,应该明白孤的意思。父皇的耐心是有限的,若有人执迷不悟,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他的语气虽然轻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在场众人心中一凛。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武将们心思各异,有人低头沉思,有人眉头紧锁,还有人则偷偷交换着眼神。
朱标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他们心中炸响,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未来。
朱标不再多言,端起酒杯,再次一饮而尽。
他放下酒杯,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孤言尽于此,诸位好自为之。”
他起身离席,留下满殿心思各异的武将。
夜色渐深,宫灯闪烁,将他们的身影拉得老长,如同一个个巨大的问号,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沉重。
“殿下,臣……送您。”一位武将快步上前,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不安。
朱标拍了拍他的肩膀,淡淡一笑:“不必了,早些回去歇息吧。”
说罢,他转身离去,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殿内,武将们面面相觑,气氛凝重得仿佛可以滴出水来。
“这……”一位武将打破沉默,欲言又止。
夜色深沉,宫灯的光晕在殿内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勋贵们此刻复杂的心绪。
朱标离去后,殿内沉寂了片刻,随即如同炸开了锅般,嗡嗡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太子,好大的口气!”一位满脸虬髯的武将重重地将酒杯顿在桌上,杯中酒液溅出,在桌面上晕开一圈涟漪,如同他此刻心中翻涌的怒火。
“可不是,咱跟着皇上出生入死打下这大明江山,如今倒要受这鸟气!”另一位武将附和道,语气中满是不忿。
有人附和,自然也有人反对。
一位年长的武将缓缓开口,浑厚的声音压下了周围的喧闹:“太子殿下所言,也不无道理。皇上如今春秋鼎盛,自是龙精虎猛,可若百年之后呢?太子殿下仁厚,对咱们这些老臣也算敬重,跟着太子,未必是件坏事。”
他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