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片最厚的一位编辑坐在角落,气场威严!
面容苍老的老太太,脸上的皱纹毫不慈祥,甚至有些厌世暴躁!
劳拉·基特森,高级编辑,曾是《柳叶刀》编辑,跳槽到《细胞》后任职了二十多年,很快将成为这间办公室的掌门人!
长相不慈祥是有原因的,她审阅的绝大多数稿件,是一些心比天高的野鸡学者投来碰运气的垃圾稿,字里行间浓浓的反科学、抄袭、臆测和糊弄,当然拙劣的造假更是屡见不鲜。
每天面对一堆一堆的学术垃圾,长相很难慈祥!大部分稿子看的她想吃人!顺着网线去把投稿的野鸡学者生吞活剥!
劳拉喝了口水,打开工作邮箱,翻阅新来的稿件。
短短半天时间,又是一百多份新稿件,她一阵头大,脸色也更加厌世。
她滑动鼠标,先看投稿人的名字,优先审眼熟的学术大牛,至于野鸡新人再靠后等等。
“宋河又投稿了!”劳拉脸色忽然一变,多云转晴。
她对宋河有印象,几个月前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但文章质量过硬,投稿必登,好评如潮,哪个编辑不喜欢这样的优质作者呢?
“高产的年轻人啊!这次做的是什么研究?”远处的同事抬头搭话,语气也很欣喜。
“是……神经肽!”劳拉脸色再次一变,“不好!撞车了!和昨天金顺禄团队的文章撞车了!”
整个编辑部顿时惊动,同事们纷纷起身,好奇地凑到劳拉的电脑前。
简单看了看,众人脸色大惊,像目睹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耶稣声此起彼伏。
“走流程吧!”劳拉果断做决定。
编辑们顿时散开,来到隔壁房间,在一张枣木长桌旁坐定。
每个人都从兜里翻出一张小卡片,卡片正面绿色,反面红色,用于裁定论文发表的可行性。
很快,劳拉抱着一摞打印出来的纸质论文出现,每人发了两份。
两份论文,一份是昨天金顺禄团队的投稿,一份是刚刚宋河团队的投稿。
众编辑们齐刷刷翻开,脸色严肃地左右看,对比两份论文。
“还真是撞车撞的很严重啊!两份都是神经肽的传导路线!”
“结论也都一样,神经肽可以像蓝牙一样跳过相邻的脑细胞,直接传导给远处的脑细胞!这两个团队得出了一样的研究结论,连追尾都不是,是迎头撞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