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郑国的庙堂之上,一场激烈的讨论正在展开。关于要不要迎接重耳进城、要以什么样的规格对待他,这个严肃的问题成为了众臣争论的焦点。
有的大臣主张热情接待重耳,认为他可能会成为未来晋国的君主;而另一些大臣则持反对意见,认为郑国应该保持中立,避免卷入晋国内部的纷争之中。
郑文公静静地聆听着大臣们的争论,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他心里明白,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都将对郑国产生重大影响。此刻,他需要权衡利弊,做出最明智的选择。而重耳和狐偃则在城门外焦急地等待着,他们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郑文公是两日前得知公子重耳将要到郑城来的,由于不知该如何处置,便召集群臣商议。
此刻,听了众大臣的议论,郑庄公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众爱卿所言各有道理,不过寡人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那晋国公子重耳叛父君而逃亡国外,不忠不孝,到什么地方都不受人欢迎,屡遭饥饿。此不忠不孝的人,我们不必以礼相待!”
正卿叔詹一听,心中一惊,急忙说道:“君上啊,可不能这么做呀!晋国公子重耳可是有‘三助’之人啊,这可是上天保佑的人呢,将来肯定会成为国君,我们可千万不能对他不敬啊!”
郑文公听了这话,心里有些疑惑,问道:“什么?‘三助’?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不知道呢?”
叔詹赶忙解释道:“君上您想想看,公子重耳的母亲可是狐氏女啊,狐和姬可是同族呢,这种同姓结婚的人,那必定是与众不同的,将来一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这就是‘第一助’啊!
再看看现在,重耳流亡在外已经快十八年了吧,国内却一直没有安定下来,也没有人能够管理好国家,这不就说明老天爷一直在等着这位贤明的人回国当君主吗?这就是‘第二助’啊!
还有那些跟随公子重耳的人,像赵衰、狐偃、介子推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当世的英雄豪杰啊?如果重耳得到他们的帮助,那必然会成就一番大事业。这就是‘第三助’啊!公子重耳有这样的‘三助’,将来肯定会成为一国之主。主公您应该以礼相待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