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稷下学宫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仁政理论,曾使齐宣王受到很大鼓舞和赞赏,但齐王欲武力称霸诸侯,与孟子产生分歧。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孟子便离开齐国返归邹地。
回到邹地后,在家乡兴学办校,广收门徒,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答疑解难,编着《孟子》。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
米:你看看,孟子的人生跟孔子的人生相比,那可是太顺当了,除了小时候跟着搬了三回家,别的就没啥故事了,为啥没故事了呢?这就像写小说一样,如果文章中没有坎坷没有波折,只有幸福生活,那就没法写了。
孟子一辈子就是求学、讲学、周游讲学、入宫讲学、回家讲学,这是一个学者完美的一生。齐王虽然没有采用他的学说,却还是对他给出了充分的肯定,在儒学余荫下,生前享受的是专家待遇啊,在战国时期还能活80多岁。
易:额,这和我印象中那个充满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形象,可相差太多啦。
米:我现在称其为孟子,而不是孟轲,是因为他写了不少励志雄文,也算在文学上对社会有些贡献,而不是因为敬重他的理论和生平事迹,一下,孟子当年那是很有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