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大唐的都城长安渐渐从沉睡中苏醒。
长安东门永嘉坊的街道上,负责东门之一的通化门守将赵守正,神色肃穆地带着一众手下来到城门下。
站在他身旁的士兵们,个个紧握着兵器,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
远处,随着城内渐渐清晰的官道,只见一个个脸露菜色的灾民缓缓走来。
他们大多数衣衫褴褛,脚步虚浮,眼中满是疲惫。
从他们凸出的颧骨以及无肉的脸颊,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经历了漫长的饥饿与困苦。
赵守正心中一紧,他对这些灾民的艰难处境感同身受。
他立刻朝着自己的手下,点了点头,没有一刻的耽误,将属于通化门的城门缓缓打开。
士兵们分列两侧,引导着灾民有序走出长安城。
通化门人群外,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年,推着一辆独轮车,上面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妇人,旁边还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
少女正弯着腰,努力帮着青年扶住独轮车上,防止人群将独轮车挤翻。
独轮车上,挂满了锅碗瓢盆。
除此之外,还堆满了被子、衣服等一系列杂乱的生活用品。
“大牛叔...我们好不容易逃到长安,真的不留在这了吗?这里的富户这么多,朝廷还会发放救济粥粮,只要熬过这段时间,说不定灾情就过去了?”
这位来自关中华州江古村的青年徐根生,推着母亲,带着同村失去父母的少女。
对着旁边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陈大牛,满心迷茫与不舍的说道。
陈大牛与徐根生乃是同村人,此时的他,也推着一驾独轮车,车上也是他们全家的家当。
在他的背上,还有一个差不多四五岁的小男孩。
只不过,因为天气尚早,又在父亲坚实的背上,小男孩此时还在沉浸在睡梦中。
陈大牛的妻子背着一个大背篓,里面装满了一些旧衣物。她面容疲惫但眼神坚定,搀扶着一位老太太。
在他们的前面还有一位拄着一根竹子拐杖的老爷子。
老爷子看起来身体健壮,健步如飞的走在最前面。
陈大牛为人忠厚老实且有几分力气,一路上对徐根生一家多有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