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错误地判断了大宋的军事实力,认为大宋没有吞并西夏和辽国的能力,这才在国力强盛下,没有主动进攻西夏和辽国。
但实际上并非大宋没有吞并西夏和辽国的能力,而是单纯地赵骏认为现在吞并有点不是时候。
一来大宋正是国力上升期,一旦开战,各方面发展就会陷入停滞。
二来大宋只会越来越强盛。
在大宋二百点战斗力对付一个八十点战斗力的辽国加一个五十点战斗力的西夏,与大宋一千点战斗力对付一个一百点战斗力加一个六十点战斗力的西夏,完全是两个概念。
前者能灭,但自身也会受到不少损失。
后者的话,跟大人欺负两三岁小孩一样,毫无还手之力的吊打。
特别是如今大宋正在研发后装火炮跟后装线膛枪,一旦研发成功,那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将再次提几个台阶。
所以大宋最聪明的做法本身就应该是等实力提升上来轻松消灭这些国家。
而不是眼看自己能够打过了,就兴冲冲地去打。最后闹得跟汉武帝一样,赢了匈奴,自己国内经济也快给打废,落得个穷兵黩武的坏名声。
虽然汉武帝那个时候是没得选择,已经是最无奈之举。但如今的大宋是有选择的,根本没有必要强行出兵。
因而大宋眼下静静发展,伺机而动的策略,才是最上等的策略。
不过不管怎么样,李元昊虽然错误地判断了大宋的军事实力,可有一点确实没说错。
那就是大宋确实不会主动进攻辽国和西夏,还得靠他们发展经济。
所以李元昊认为。
在如今大宋没有主动进攻意图下,很有可能会在西夏辽国进攻大宋盟友青塘与高丽的时候,选择去支援。
而不是直接进攻西夏和辽国的腹地,选择用这种围魏救赵的方式与辽夏进行全面开战。
何况即便是大宋这样进行,反正他们进攻青塘跟高丽也不是主力大军。
他们做这样的安排,主力肯定会在边境防备或者等宋国去驰援的时候进攻宋国,到时候哪怕宋国并未驰援,他们也有足够兵力防守。
甚至那时还能在这一点上指责大宋违背盟约,擅自挑起战事,从而占据舆论与大义名分上的上风。
毕竟西夏跟辽国都有出兵的正当理由,青塘与西夏是世仇,不可能因为青塘与大宋结盟就让西夏放弃对青塘的攻势。
至于辽国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