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17章 史可法:明末忠魂与扬州血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史可法:明末忠魂与扬州血战(2 / 2)

崇祯十年(1637年),史可法被任命为佥都御史,负责巡抚安徽的安庆、庐州、池州、太平以及河南的光州、光山、固始、罗田,湖北的蕲州、广济、黄梅,江西的德化、湖口等地。正月,农民军从安庆石牌突围而出,转移到桐城驻扎。参将潘可大率军击败了农民军,迫使他们逃往庐、凤两地,但在途中再次遭遇庐、凤两地军队的阻截,不得不退回桐城,并在周围地区进行抢掠。史可法与潘可大联手围剿,农民军被迫撤退至庐江,随后史可法与左良玉在枫香驿再次击败农民军。三月,潘可大与副将程龙在攻打宿松的战斗中阵亡,农民军则分出一部分力量组成新的部队,号称“摇天动”,合计约有八营超过二十万人,分别驻扎在桐城附近的练潭、石井、淘冲等地。总兵官牟文绶、刘良佐率军在挂车河击败了这些农民军。

崇祯十一年(1638年)夏天,由于长时间未能平定农民军,史可法受到了朝廷的责罚,被命令戴罪立功。

崇祯十二年(1639年),史可法因岳父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后,他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接替朱大典总管漕运,并巡抚凤阳、淮安、扬州等地。在此期间,史可法积极整顿漕运系统,弹劾罢免了三个督粮道,并增设漕储道一人,努力疏通南河,显着改善了漕运状况。此外,他还被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参与机密政务。鉴于军队长期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史可法上奏提出了八条改革建议,以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三、拥立福王

崇祯十七年(1644年),当史可法得知李自成的大顺军正在进攻北京时,他迅速率领军队北上勤王。然而,当军队到达浦口时,传来了北京沦陷和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的消息。史可法悲痛欲绝,面向北方痛哭,甚至以头撞击柱子,鲜血直流。

随后,史可法为崇祯帝发丧,并着手讨论新君人选。张慎言、吕大器、姜曰广等人提议拥立福王朱由崧,但同时指出了朱由崧的七个缺点:贪财、淫乱、酗酒、不孝、虐待下属、不读书、干预官吏。史可法也认同这些观点。不过,凤阳总督马士英却与阮大铖密谋,坚持认为按照辈分和顺序,福王朱由崧应该是最合适的继承人。马士英写信给史可法,强调了这一点。尽管史可法列举了朱由崧的诸多不足,马士英还是联合了诚意伯刘孔昭、镇将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人,强行将朱由崧护送到仪真,史可法只好接受这一事实。

朱由崧到达南京后,先拜访了孝陵和奉先殿,随后居住在内守备府。大臣们纷纷前来朝见朱由崧,朱由崧想要回避,但被史可法劝说应当接受朝见。朝见后,史可法提出朱由崧应该身穿孝服,居住在郊外,并发兵北征,以彰显其报国复仇的决心。朱由崧表示同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