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28章 玉琳国师:顺治帝的不解之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玉琳国师:顺治帝的不解之缘(2 / 2)

顺治帝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色彩,特别是在他的爱妃董鄂妃去世之后。顺治帝深受打击,一度萌生了出家的念头。在这个关键时刻,玉林通琇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成功劝说顺治帝放弃出家的想法,而且还协助顺治帝完成了选拔僧侣受戒的仪式,自己也被任命为这些新受戒僧侣的本师,并被加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帝悲痛欲绝,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甚至有了出家为僧的想法。此时,玉林通琇被请来劝导顺治帝。面对顺治帝的出家念头,玉林通琇并没有直接反对,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巧妙的方法。他告诉顺治帝,如果真心想要出家,那么应该先完成挑选合适僧侣的任务,以确保佛教的正统传承。

顺治帝被玉林通琇的建议所打动,同意暂时搁置出家的念头,开始着手挑选合适的僧侣。玉林通琇则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帮助顺治帝甄选了一批有资格受戒的僧侣。最终,顺治帝决定由玉林通琇作为这批新受戒僧侣的本师,并在此基础上加封玉林通琇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

四、晚年与贡献

晚年时,玉林通琇回到了浙江西天目山,在那里建立了禅源寺,并继续弘扬佛法。他不仅重建了寺庙,还将附近的双清庄改建成了一个禅修中心,延续了高峰原妙开创的师子正宗禅寺的传统。

回到西天目山后,玉林通琇全身心投入到禅源寺的建设和维护之中。他不仅恢复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还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一个修行和学习佛法的圣地。禅源寺在他的努力下焕然一新,成为了周边地区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

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法,玉林通琇还将附近的双清庄改建成了一个禅修中心。这个中心不仅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修行,也成为培养新一代僧侣的重要场所。通过这种方式,玉林通琇不仅延续了高峰原妙开创的师子正宗禅寺的传统,还为佛教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玉林通琇在佛教界的地位愈发稳固,他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教诲,还培养了许多弟子。他的着作包括《大觉普济玉林国师语录》等,这些着作记录了他的思想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弟子们也继承了他的精神,继续在各地弘扬佛法,使得玉林通琇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八月十日,玉林通琇在江南省清江浦慈云庵(后更名为慈云寺)圆寂。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代禅师的终结,但他的精神和教诲却流传至今。

结语

玉林通琇的一生不仅是对佛教教义的践行,也是对个人信仰与社会责任之间平衡的一种探索。他不仅是一位高僧,更是一位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思想者,他的人生经历对于理解明清之际佛教与中国皇权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