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刚才当着两位皇子,说话还有些收敛的大臣,当即就放开了。
其中一位大臣道:“陛下,这是个好差事,故而两位皇子都抢着要去,这无可厚非,毕竟这也牵扯到立储之意。”
可泰成帝听了,却有些烦躁。
怎么又要立储?
这帮大臣天天在早朝上劝说立储!
让他听了心烦!
他还没死呢,天天催着立储,别以为他不知道这帮大臣心里在想什么!
兵部尚书陆承安也上前道:“陛下,如今皇子之中,大臣们也都觉得只有这两位皇子,能担大任。当然,如今属意二皇子的大臣居多。这划边协议,由谁签订,自然对皇子将来继承大统有莫大帮助,也更利于他们在朝中站稳脚跟。皇上若是属意哪位皇子,只管派遣前往便是。”
这个道理泰成帝哪不懂。
但这一派出去,不就告诉那些大臣。
他派出去的那位,才是他心中属意的储君?
到时少不了又引起一番腥风血雨。
泰成帝不想自己下决定,他将问题又抛回去,道:“陆承安你说,抛去立储的利害关系,你有何想法?”
陆承安迟疑片刻,刚想说。
便见李德全快步进来,在皇帝耳边耳语几句,同时递上一份奏报。
泰成帝听完,又摊开奏报仔细看了,最后气得当即就把桌上的杯子扫落在地,怒道:“让他滚进来!”
李德全俯身,应了一声是。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但皇帝没让他们走,他们也只好留在这里。
很快,李德全便把大皇子叫了进来。
他满脸欣喜,还以为是父皇终于决定把这份美差派遣给他。
但没想到,泰成帝一见着他,便胡乱抓起手边的笔,一把扔了过来。
同时痛骂道:“混账!”
大皇子不敢躲,蘸了墨的毛笔在他额头上擦过,溅了一脸的墨渍。
他不明所以,只跪下俯身道:“父皇,儿臣不知何错之有?”
“不知?”泰成帝站了起来,把手上的奏报扔了过去,同时让李德全把人叫来,又道,“你好好睁大你的眼睛看看!宫外都敲了鸣冤鼓了!”
大皇子精神一振。
动作慌乱地捡起地上的奏报,粗略看了一眼,立即便反驳道:“父皇!冤枉啊!儿臣对此事全然不知!”
面对矢口否认的儿子,泰成帝有一丝恍惚,难道他当真不知?
但他没有立即就信,反而冷哼一声,说:“见到证人再说冤枉,也不迟!”
证人要宣进宫,要花费好些时间。
等到人真的来了,泰成帝的气也消了大半。
而那些还站在一旁,等着皇帝说正事的大臣,也不敢出声打断。
只约摸猜测着,这是皇上的家事。
他们是不是应该出去啊?
但皇上气成这样,看来未必是小事啊?
大皇子低着头,失魂落魄地跪在地上。
直到那位证人来了,才缓缓抬起头。
只见一位挽着妇人发髻女人,匍匐在地上,重重磕了个响头,才说:“臣妇参见皇上!民妇相公是邕州知县,数月前进京状告大皇子私造兵器,却惨遭大皇子杀害,如今不知所踪!还望陛下为臣妇做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