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爱在桃花灿烂时> 第102章 双重标准李杜实高 程序升级编写密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章 双重标准李杜实高 程序升级编写密码(1 / 2)

海珍说道:“你说的双重标准,是不是这样?韩红的歌曲虽然很好听,但却拿她和李娜去比唱功,然后又反复地将基金会拿来跟李娜作比较,最后得出一个不伦不类的结论。是不是这样呢?”

杨涛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的观点。接着他又继续说道:“没错,李白和杜甫之间的比较,应该主要集中在诗歌方面,比如看谁的传世经典更多,谁更全面等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韩红的基金会和李娜相提并论。那本《李白与杜甫》里面几乎很少提到李杜的文风,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其他主题展开的,这完全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嘛。

相比之下,还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元稹的论述更为准确一些,因为他是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至于杜甫,大概可以说是上承风雅,下启沈佺期、宋之问,言辞可与苏武、李陵媲美,气势可吞曹植、刘桢,掩盖颜延之、谢灵运的孤傲,夹杂徐陵、庾信的华丽,尽得古今诗歌的体势,而且还兼具众人的独特专长。即使让孔子来锤炼其中的主旨要义,也不知道该如何珍视它,它的价值实在太多了啊!如果要以一个人的能力和无法做到的事情,以及有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的事情作为评判标准,那么自诗人出现以来,就没有像杜甫这样的人了。”

杨涛又说到:“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这把李杜放在一起比较。”

“所以说,我们在比较事物时,应该基于相同的标准和维度。”杨涛总结道,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仿佛在强调着一个重要的原则。他的目光透过眼镜,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智慧。

海珍点点头,表示同意。她似乎在努力消化着杨涛的话。她轻声问道:“确实如此,比较也要讲方法。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正确比较李白和杜甫呢?”

杨涛沉思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应当从他们的诗歌作品入手,分析风格、主题、技巧等方面的异同。当然,也要考虑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因素对他们创作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他的语气充满了自信,仿佛已经找到了答案。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似乎在强调自己的观点。

海珍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她微微点头,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你用韩红李娜,让我知道很多东西,这样直观明了,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它。”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心有灵犀。他们的对话像是一场思想的碰撞,彼此激发着灵感与思考。在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交流的乐趣,也意识到了相互学习的重要性。

他们决定用电问询高峰,找个时间再深入探讨一番,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文学巨匠们的风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