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风流大宋> 第453章 好兄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3章 好兄弟(1 / 2)

大辽上京,萧得里底通过了几次小心的试探,大概明白了皇帝的真实心理:

作为少年天子,一经掌权,首要之事便是要雄心勃勃地实施自己的手脚。所以,在这个时期,敢做敢当、敢打敢冲的耶律宁迎合了他的胃口,无论是在前面渤海人复国一事的处理、还是这次阻卜人平叛的结果,都令其十分满意。

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事情的顺利,也让耶律延禧更加喜欢手下大臣向他进奏的各种“四海升平、国富民安、英明神武、万民归心”的颂辞奏章。而在这里面,却几乎不见耶律宁的。而且,这名他极其重用的臣子,时不时还会递交一些劝导皇帝要关注一些部族内患、地方灾情、贵族圈地、武备荒弛等等之事。虽然这些事情每一件单独来看都是事实,但是在每一次的提出时,都似乎是在以一个忠诚臣子的口吻指责他这个英明无比的皇帝的失误,总是在不断地加剧着年轻皇帝内心的不悦。

而皇爷爷耶律洪基口传手教给他的帝王之术正在他的心底慢慢苏醒:是时候该换换人了!

老谋深算的萧得里底心领神会,动员了一批原本就瞧着耶律宁不顺眼的官员连番进谏,翻出了各种琐碎小事对其连续弹劾,皇帝自然就在一怒之下,免去了耶律宁同知北院枢密事的职务,改任乌州静安军节度使。

这乌州是辽朝的头下州。辽国的头下州是指过去的诸王、外戚、大臣和诸部在用私军出征所获的俘虏所建成的军州,这乌州在上京道,最早是北大王之地,后来慢慢地被朝廷收回,这州节度使就成了可以由朝廷直接任命的官职,但是权力很小,相当于坐了冷板凳。

甚至,耶律宁本人都不需要去乌州上任。

赋闲下来的混同郡王,留在已经空下来的王府中,突然想起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便迅速去了自己的书房之中,又进了平时只有自己才可以进的内室,在一个相对比较隐秘的角落里打开了一只柜子:

果然,那只收藏着秦刚在渡口昏迷后的贴身所藏之物的盒子,不见了——只有耶律南仙知道这些东西藏在这里,也一定是她在这次出发之时,特意将它们带走了。

“糊涂啊!”一向稳定自若的耶律宁此时却不由地焦急起来,立即起身走到外厅,“来人,备马!”

心急如焚的耶律宁,只带了十几名心腹家丁,一人双马,极快地出了上京城,向着东京的方向急驰而去。在到了第一天休息的地方,他想来想去,还是叫了一人,给了他最好的马匹,让他尽可能更快地先行赶去东京,但不得惊动成安公主,而是给郭啸带去重要口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