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有一个胡记绸缎铺,店主胡守仁是个非常心地善良的人,人如其名,待人仁义宽厚。
胡守仁膝下有一个儿子还有三个女儿,儿子已经成家,三个女儿也都嫁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胡守仁逐渐将家中的产业都交给儿子打理,至于他本人,则在家中含饴弄孙,好不快活,闲暇的时候,就把行善积德作为自己的日常任务。
胡守仁家住的这条街上,有个街溜子叫姚城,大家伙儿都知道他,田无一垄,房无一间,身上破破烂烂,困了就找地方或者桥洞底下凑合一宿,饿了就去上街乞讨要饭。
姚城家里原本也不错,家有薄田,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也是衣食无忧的小康之家,姚城的父亲四十岁才有了这么一个儿子,对他十分钟爱,都说惯子如杀子,在父母的溺爱之下,姚城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受到惩罚,逐渐就养成了骄纵轻狂的性子,父母相继离世之后,姚成没别的本事,就开始贩卖家产度日,又交了一帮狐朋狗友,整天吃喝玩乐,坐吃山空能吃多久,所以很快就逐渐沦落成这个样子。
后来姚城不知从哪儿学来了扒手的技艺,就是偷光天化日之下在街上掏取别人的财物,街上那么多眼却看不到,那么多耳朵也听不到,因为这也是门儿手艺。
姚城做了扒手之后,生活逐渐富足起来,可是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是正道来的钱,那终归是隐患。
大家虽然没有十足的证据,但是日子久了,大家都清楚姚城的所作所为,纷纷都疏远了他。
有一次,当地一个豪绅家里丢了一个玉环,这玉环还不是一般的物件儿,是这豪绅祖上传下来的,自打他出生起,这玉环就存放在家里,很是宝贝,值多少钱咱姑且不论传家的东西,这玉环丢了之后,这豪绅第一个就想到了这个街溜子。
姚城也顾不上什么证据,带着数十家仆就把姚城暴打了一顿,然后是买通官服,将他投入大牢。
县令本来就很痛恨姚成这样的人物,此刻又收了豪绅的钱财,就稍微意思了一下,稍微审讯了一下,就给他带上了沉重的枷锁,叫衙役将他鞭打得皮开肉绽,准备判处他死刑。
姚城的父亲跟胡守仁以前是老相识,胡守仁当初也劝过姚城的父亲,说不能这样惯着孩子,将来会害了他。
所以这姚成的父亲死后,胡守仁看着姚成整天无所事事,不干好事,也是没办法,连连叹气,他父母活着的时候都不管他,都管不了他,我一个外人,也操不起那份闲心,但是这次不一样,被压进大牢要判死刑了,这不管不行了,于是胡守仁就出钱在其中周旋了周旋,再加上姚城身上的确没有发现这玉环的踪迹,所以豪绅也就没有做过多的追究,县令也不再为难了,就将他放了出来。
出狱以后,姚成才听说是胡守仁救了他,于是也不顾着遍体鳞伤的伤痕,前往胡家去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