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上,崔氏和下面的佃户们只收一分的田租,这是崔氏标榜的德行了。别说什么三十税一,那早就是过去的事了。
但实际上呢,崔氏却有“白地”、“种粮”等名目。
这白地是说,你要来租佃,就要先给崔氏的田地白种二十亩。换句话说,二十亩就是人头钱。
然后你有地也不够啊,你还要种子。种子崔氏也借给你,但收获后你要还一倍。换句话说,你借一斗种子,后面就要还二斗粮。
这好像听起来不多,毕竟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种。”
这不过一倍,不多。
但文人诗歌可当不得真,实际上在此代,即便是河北的水渠田,下种一斗,所收也不过是三斗。
而那些下田,甚至播谷一斗,获仅倍之。
正常亩产大概在一石左右,而一人即便不算下力气的,那一年也要吃十二石粟。而粟又是一年一熟的,虽然有些大庄园农业技术发达可以做到麦粟轮种,做到一年两熟。
但这种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所以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只是养活自己就要有十二亩的田地,然后又要保持三分之一能作为来年的种粮,那就需要十六亩的田地。
这还是仅仅是自己一个人,而家里一旦多一张口,那所需要的口粮就要备之。而农业又讲究三年收,一年荒。所以每年就还需要一定的储备,来应对荒年。
总之,光崔氏的那个种粮名目,要收下面两倍的种粮,就能让佃户们一年白干。
所以每年秋天,地里打出粮食后,崔氏的田头就会领着仆隶,带着斗、斛来到场上来收粮。
他们先扣种粮、再收租米,两下一扣,佃户们不是两手空空就是所剩无几。
这个时候你吃不饱,怎么办。遇到灾年了,怎么办?
别急,先别急着造反,崔老爷们心善,借给你。
而这就是崔氏的另一项大业务了,就是借贷。总之,崔氏在前前后后,各个环节上都将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让你饿不死,不会起来反抗,也不会让你有任何翻身的可能。总之,你子子孙孙都要给崔氏还债,种地。
当然,前提是你这种情况下还能娶得上老婆,不然哪来的子子孙孙。
所以,崔氏的庄园外,满田的徒隶、佃户都深深的弯着腰,在田间劳作。是他们那压弯的腰,背起了博陵崔家的清流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