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从太原回来,直接和金兵干过几仗,金兵的强悍远比我们估计要厉害得多,种家军的覆没,少种经略的死足以证明。但真正促使种家军灭亡的凶手是朝廷大臣们的政治博弈。大宋第一强悍的种家军勤王,吓退了金兵,但死在自己人手里,到了京城,老种都无法驾驭自己的部队,你带这些没有系统培训的散兵游勇又能如何?还不是白白送死。做这种自欺欺人的事情又有什么意义?按目前形势,金兵很快就会南下,你连仅有的义军也拉出去送死,到时候谁来保护陕西?抗击金兵义勇军第一个向前,但所谓的勤王史进断难从命!”
钱景是带着满满的自信而来,本以为会得到史进的支持,却没想到遭遇了冷漠和拒绝。然而,他心里明白,史进所说的都是事实,因此并没有责怪史进。
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下,钱景决定顺势而为,邀请史进一同检阅义勇军的操练。史进欣然应允,两人一同来到操场。
义勇军的士兵们军纪严明,步伐整齐划一,训练有素,比起钱景手下的那些官兵,他们显然更具战斗力。看着眼前这壮观的场面,钱景不禁感慨万分。他意识到,这支义勇军拥有着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信念,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必定能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从少华山回来,钱景的勤王热情一下子降了八度,剩下的二度也仅仅是官场应付而已。新上任的永兴军路安抚使范致虚倒是热情高涨,钱景干脆就把勤王的大事全权交给范致虚处理。
这个范致虚自非等闲之辈,祖居福建建阳,兄弟五个,排行老三,大哥范致君,绍圣四年进士。二哥范致明,元符三年进士。四弟范致祥,元丰八年进士。五弟范致厚,大观三年进士。自己是元佑三年进士。兄弟五人都饱读经书,全部进士及第,这在全国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他在宋徽宗崇宁初,召为中书舍人,改兵部侍郎。政和七年,入为侍读、修国史,寻除刑部尚书、提举南京鸿庆宫。政和八年为尚书右丞,次年进尚书左丞。因其学识出众,与时人吴材、江屿、刘正夫合称“四俊”。
范致虚确实有些手段,他向各路经略使下达了命令:三个月内每一路必须集结三万兵力,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则将被革除职务,并按照军法惩处。各路经略使无奈之下只能遵命行事,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来招募士兵。有的通过东拼西凑勉强凑够人数;有的则采取强硬手段,强行征召百姓入伍;还有的按照田地和人口数量进行分配。这些手段用尽之后,整个陕西地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们惶恐不安,社会秩序大乱。
只见那大批大批的人马集结起来,但由于人数众多且战线拉长,导致后勤补给严重跟不上。而各地官府不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反而变本加厉地向百姓摊派各种苛捐杂税,使得本来就生活艰难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许多家庭因为无法承受沉重的赋税负担而被迫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这样悲惨的情景屡屡发生,令人痛心不已!然而,也有一些胆大妄为的百姓实在无法忍受这种不公和压迫,他们索性铤而走险,啸聚山林,聚众造反,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反抗官府的残暴统治。一时之间,天下大乱,局势愈发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