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暮客睁开眼,一肚子怒火盯着那案台后面的县令。
县令察觉到了下面小道士不善的目光,紧了紧嗓子,“圣人丧期之内,本府暂停断案。因诸多细节不明,请诸位域外商人莫要离开京都,等候我府衙确切消息。”
出门的时候小楼对死者家属问,“小妮儿,你父亲可会写字?”
陶樱子抿着嘴点头,“阿爷识字。”
“那书信上的字迹可是你爹爹亲笔书写?”
“是我阿爷的字迹。”
问完这些小楼点了点头,“回吧。”
不远处刘绍光冷哼一声,若这点事情都办不周全。他这么多年的文书可就白做了。
刑部司文书每日都要阅览大量的证词证言,不同人的字迹刘绍光不知模仿多少次。虽学不来大家字迹神韵,但寻常人的字迹可谓是信手拈来。
至于小楼为何如此一问。小楼练习书法数月有余,观字帖无数,从初学者到大成者。小楼看出来那字迹里的某些细节并非生活困苦之人能写出了韵味。
杨暮客去了趟阴间,心中有数,自然不着急。他瞥见了不远处监视的刘绍光,伞面阻隔二人视线相汇。
他一低头瞧见了那抿着嘴一声不发的小姑娘。那一双小手指甲缝里还有灰,手指头又粗又糙,破开的口子里是黑泥。怎地就没好好洗干净这双手呢?杨暮客心中感慨,这样的小姑娘,值不值得如此作贱自己?
怀着感慨杨暮客跟在小楼身后,见那朱哞迎上来嘘长问短。烦!
这算什么人道?
忽而杨暮客想通了一件事,他此时觉着不对味儿了起来。什么叫“上清紫明上人帮忙聚拢人道”,他一个没筑基的小道士,能有多大能耐?他一个域外之人,能动用多少人道力量?所以这句话显然也是句客套话。
后面那句才是实话,不会聚到他杨暮客身上为真。
这是一个哑谜,也是一个试炼。杨暮客怀揣心事儿跟着众人回到了鸿胪寺。
进了屋他也没什么吩咐,掐诀再次进了阴间。
这次他没去直接找城隍,寻了个阴差。
“贫道欲见一个叫陶冬冬的亡魂,可还在你们阴司?”
“在。他家中不曾居丧,亡魂与阳世牵连并未两段。还要等他家中人居丧之后,了却今生才可入阴间享其阴寿。”
“漂亮话莫说了,你去将那人亡魂给贫道带来,贫道有些话想问个明白。”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