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黄巢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冷静地观察着战场的局势,充分利用这有利的地形和南方独有的水渠稻田,展开了一场精妙绝伦的阻击。大齐军的士兵们分散在稻田之中、水渠之畔,每当河东骑兵冲锋而来,他们便依托着这些天然的屏障进行顽强的抵抗。他们射出的箭矢如同密集的雨点,不断地收割着河东骑兵的生命。而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大齐军步兵,时不时地冲出来,用长矛和大刀给予河东骑兵致命的一击。河东骑兵的有生力量在这节节阻击之下,迅速地被消耗着,战场上很快就布满了河东军士兵的尸体和战马的残骸。
城内的史建塘看到城外的李嗣本陷入了如此困境,心急如焚。他再也顾不上其他,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城门,带着城内仅剩的一万多骑兵加入了这场混战之中。大齐军见机行事,趁机夺了永州城。失去了立足之地的河东军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他们不得不开始往北逃窜。
在这慌乱的逃窜过程中,他们刚好遇到了前来的朱全忠。朱全忠看到河东军如此狼狈的模样,心中大惊,二话不说转身就跟着一起逃窜。两镇的兵马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一起逃了几个时辰。就在这时,他们遇到了带着督战队的候中钧。候中钧可不管这些,他面色冷峻,迅速地指挥督战队列阵,决心要堵住这些溃兵。朱全忠心中暗自思忖,生怕自己还没见到敌人就溃败的丑事被河东军告发,于是他咬了咬牙,转身和候中钧一起充当起了督战队的角色。
两人齐心协力,将河东溃退的七万多骑兵堵在了岳州到谭州之间。而就在此时,被堵住的河东军,他们身后的大齐军也如影随形般地赶到了。
看着大齐军在身后不远,李嗣本下令大军转头列阵,朝着大齐军就杀了过去,双方在洞庭湖附近又一次展开了一场生死对决。河东骑兵又一次收到的重创,天降黑之际,河东主力此时被大齐军逼入了绝境,李嗣本心急如焚,接连派出信使,恳请朱全忠派出主力攻击大齐军的后方。为河东军突围争取时间!
朱全忠在犹豫片刻之后,那狡黠的目光微微闪烁,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决定派出一部分兵力迂回到大齐军的后方。这一支受命执行迂回任务的部队,宛如黑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绕开了正面那如炼狱般惨烈的战场。他们在行进过程中,每一步都迈得极为小心谨慎,士兵们压低了脚步声,甚至连呼吸都尽量控制得细微,不发出一丝声响,生怕惊动了前方的大齐军。当他们终于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大齐军后方的关键时刻,随着一声低沉而有力的军令,这些士兵们如同被解开了枷锁的猛虎一般,带着积蓄已久的杀意,朝着毫无防备的大齐军后方发起了犹如狂风暴雨般猛烈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