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唐气象> 第188章 宪宗即位,终于等来了中兴明君(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8章 宪宗即位,终于等来了中兴明君(下)(1 / 2)

【5】

大唐自安史之乱后国力日渐衰弱,抛开战乱影响不论,藩镇割据无疑是最大原因。面对这一客观现实,肃宗、代宗、德宗三位帝王都看得很清,也都曾付诸过努力,无奈格局已成,形势反而愈发严峻。

到了宪宗时期,根据宰相李吉甫《元和国计薄》统计:截止元和二年(807年),天下共计方镇四十八个,州府二百九十五个,县一千四百五十三个。

其中,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桓冀、范阳、沧景、淮西、淄青十五道所属七十一州不申报户口。

每年赋税仅靠浙江东道、浙江西道、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所属四十州、一百四十四万户缴纳,比天宝年间税户少了四分之三。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北方省份大多不向朝廷纳税!其中,有些是出于战乱影响,不但交不出粮,反要朝廷贴补的边防军镇,比如位于今甘肃、陕西、宁夏一带的凤翔、鄜坊、邠宁等边防军镇。

而有些则是处于割据状态,只与朝廷保持表面臣属关系的的强藩,比如位于河北道的诸多藩镇,以及淮西、淄青。

另外,还有一些藩镇处于摇摆状态,赋税时交时不交。

由此可知,不解决藩镇割据,大唐中兴只能沦为一句空谈!

经过数十年的野蛮生长,藩镇早已成长为互相依存的畸形存在,朝廷政策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滔天祸患。对任何一个执政者而言,都是一次严峻考验。

【06】

永贞元年(805年)八月十七日,西川节度使韦皋去世!

韦皋的心腹,度支副使刘辟自称留后,怂恿所部将领替他向朝廷求取节度使职位。继位不久的宪宗果断回绝,并任命宰相袁滋为西川节度使,征调刘辟入朝,担任给事中。

宪宗的做法毫无回旋余地,体现了他在藩镇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刘辟却丝毫不以为意,这么多年他见证过朝廷太多先硬后软的例子。西川位置偏远,又有天险阻隔,朝廷哪有实力打来,装硬谁不会!

于是他拒不受诏,出兵固守边境,不放袁滋进蜀。袁滋虽有才识却无胆略,被刘辟的兵威所慑,灰溜溜返回朝廷复命。

宪宗大怒,直接将袁滋免去相位,贬为吉州刺史。

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只能如此,毕竟宪宗刚继位,连朝中局势都还没有整利落。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勉强发兵征讨只能自取其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