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封千余年前的奏疏中,我们仍可感受到裴度的愤怒与无奈。
奏疏接连呈了三次,穆宗很不高兴,但考虑到裴度在朝中的威望,终于还是象征性的将魏弘简贬为弓箭库使,元稹改任工部侍郎。元稹虽然失去了翰林学士身份,但穆宗对他恩宠如故。
转眼十月份到了,深州被卢龙、成德两军围困已近两月!
横海节度使乌重胤征调本镇全部兵力前往救援,乌重胤是百战宿将,参与过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之战,在郾城(河南漯河)打得风声水起,素以稳字着称。
经过一番试探性勘察,乌重胤看到敌军势头正旺,便暂时采取守势,准备待其内部生乱再一举攻敌。
这本是老成持重的打法,穆宗却认为他在有意拖延,一怒之下委任左领军大将军杜叔良接替横海节度使,把乌重胤远调到了位于梁州(今陕西汉中)的山南西道。
这位杜叔良出自宦官掌权的神策军,根本没打过什么仗,全靠溜须讨好宦官上位。
他一到任,便督率所部进击成德军,结果逢战必败。时间一长,成德军知道了来的是个废物,变的有恃无恐,时常过来作弄一下。
十二月初八,杜叔良在博野(河北保定博野县)与成德军作战,惨败,伤亡七千余人,只身狼狈逃回营中,连象征节帅身份的旌节都落入敌手。
与此相对应,义武军节度使陈楚在望都、北平与朱克融激战,接连击败卢龙军,斩俘万余人。
宦官们眼见由他们推荐的所谓“良将”如此不堪用,尴尬之下不再过分干扰战场行动。
十二月十六日,凤翔节度使李光颜奉命担任忠武节度使、兼深州行营节度使,从边境赶往河朔,接替杜叔良援救深州。
李光颜是当世名将,善打硬仗,宪宗时期历来被当作“大杀器”使用,更难得的是他对朝廷无比忠诚。
只是再锋利的武器,落到庸人手中,同样发挥不出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