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唐气象> 第211章 再失河朔(6)再失河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1章 再失河朔(6)再失河朔(2 / 2)

这标志着这场战争以朝廷完败而告终!

堂堂大唐举全国之力,竟打不赢区区两个藩镇!

德宗时期的泾原之变,乱军虽然一度占据了长安,但最终靠着李泌、李晟、浑瑊、马燧等一众将帅顺利收复,并诛杀了朱泚、李怀光、李希烈、朱滔,收降了王武俊和李纳。虽然受到巨大损失,至少名义上仍是大唐获胜。

至于宪宗,他在削藩战中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打的两河藩镇俯首称臣。

这才不过两年,名将犹存、威风已失,怎不令人扼腕叹惜!

穆宗即位时,两河藩镇刚刚平定。宰相萧俛、段文昌目光短浅,认为天下太平,应裁撤藩镇军队,并提议各镇军队每百人削减八人。

穆宗只顾着享乐,根本无心考虑这些烦事,任由他们处置。那些被削去军籍的士兵没有其他营生,便啸聚山林为匪。等到朱克融、王庭凑作乱,立即加入叛军序列。

而朝廷参战兵力,全是些临时招募的乌合之众。同时,军中都设有宦官监军,对军中事务横加干涉,打了胜仗就抢为己功,遇到败仗则推在主将身上。还把军中精锐挑来当成自己的护卫,只剩些老弱士兵上阵厮杀,所以基本上逢战必败。

加之朝中一帮庸臣自以为是,不给前线将领随机调动的权力,坐在屋里指手划脚乱指挥,还每每朝令夕改,搞得前方不知所从。遇到前方的请示报告,他们一概不予表态,只知道下令督促。

因此,朝廷出动十八万兵力,又有名臣裴度坐镇指挥,骁将李光颜、乌重胤披挂上阵,讨伐区区两个藩镇、万余之众,竟然打得财疲力尽,无法成功!

王庭凑擅杀节帅血洗镇州军府,朱克融囚禁重臣抄掠易涞遂满,史宪诚逼死田布煽动魏博割据,如此罪大恶极的行为,朝廷不仅无法问罪,反而妥协求和。最终导致河朔再失,终唐一代都没能收复!

不久之后,朝廷在河朔的力量纷纷撤出,河朔又恢复了三镇分立的传统局面。

而其他藩镇节帅见朝廷如此草包,便也纷纷仿效河朔做法,与朝廷阳奉阴违。好好一个大唐,逐渐四分五裂,晚唐末世降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