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军队的驻防调整,是一项极其繁琐且重要的事宜,尤其这次要做的是牵扯南阳、汝南、庐江、九江、荆北诸郡的大规模调整,倘若在这期间敢出现任何意外,都可能给周边局势带来剧变,这后果是曹昂承受不起的。
关键是此事还必须要做。
不趁着当下所辖之地还算安稳,周边诸侯势力各有被牵扯的事,尽快的完成对各地各部的调整,那曹昂就不能构建外围屏障。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把荆北之地打下来何用?
时间对曹昂异常宝贵的。
就以伐荆一役为例,曹昂要是没有在建安三年,对刘表所据荆州展开攻势,而是坐视这一关键节点错失,那么即便曹昂真将所节制四郡发展起来,甚至麾下能增扩更多军队,都不一定能取得今下成果。
原因很简单,荆州矛盾对立的爆发,可不是谁都能引爆的。
张羡这个人太特殊了,特殊到在原有时间线上,刘表为了平定荆南之乱,耗时了数载才给解决,为此不知损失多少,妥协多少,到最后,还是张羡生病死了,这才使得荆南之乱结束。
不然啊,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一定了。
把荆北诸郡悉数拿下,尽管周边局势有极大变化,需要面对的挑战与困境众多,可在曹昂的内心深处,却是对标官渡之战的。
按着曹昂所想,他今后一段时间要做的一切,不仅是要增扩曹氏南域底蕴与地盘,更要能在官渡之战爆发之际,为在北与袁绍交战的曹军,提供源源不断的钱粮、军械等,甚至是提供军队。
哪怕官渡一战打不垮袁绍,也要叫袁绍伤了元气,一旦此事能够促成的话,那么后续争霸就会减少很多不确定因素。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考虑,曹昂才会叫贾诩、阎象、鲁肃先行知道,看他谋划的这份部署有何漏洞没有。
而此事明确后,曹昂又进行一些细微调整,这才又以征东将军之名,召集了一部分人前来具体谋划与落实。
嗯。
随着伐荆一役的阶段性落幕,曹昂麾下的文武增加很多,尽管说麾下文武才能都很突出吧,可这不代表任何人,都能参与进这场大调整中来的。
毕竟擅长的领域不同,不可能说遇到一件事,就全一窝蜂的扎进来了,这非但不能将事情解决好,相反还会带来很多隐患与麻烦。
所以到最后啊。
负责军队驻防调整的,是以贾诩、阎象、鲁肃为首,调娄圭、蒋琬、廖立等人协办,全面负责诸军各部的调整,力争到建安四年三月底,能够将这次大规模,大纵深的军事驻防有效落实。
不过做这样的事,该有的迷惑还是要有的。
荆北诸郡固然归顺了,诸族也都暂时消停了,可伐荆一役不能说结束就结束,毕竟荆南也属荆州啊。
有些事不是想怎样就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