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起到机动的作用。
对于一位武将而言,叫其做这样的事,固然是信赖的一种表现,可要说心中没有想法,肯定是不可能的。
毕竟谁不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这不。
一批武将调往各处,就任曹昂所命驻防将军,反观史涣呢,却被曹昂留在身边,出任中军的一部主将。
的确。
这也是信赖的一种表现。
可有些事,不能只看一面。
站在史涣的角度,看着与他资历相当的将校,如于禁、李典这些人,看着资历比不了他的将校,如甘宁、魏延等一众将校,一个个都独当一面了,即便表面上不在意吧,可心底难免会有情绪的。
“君之才,昂是知晓的。”
在道道注视下,曹昂伸手轻拍史涣手臂,正色道:“正是如此,中军不可无君,不然昂心不安啊。”
一句话,叫史涣心生复杂情绪。
有此言够了!!
其实对史涣,曹昂是信赖的,也是倚重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辖地域不断增多,尽管在这前后有一批批文武投效,也有一批批文武得以重用。
可对曹昂而言,他所直辖的中军,不能没有信赖的人坐镇。
今下被划归中军的将校,有史涣、黄忠、陈到、太史慈、王威、霍峻、文休等将,且曹昂也知上述诸将的能力。
别的不说,就黄忠一人,足以领兵威震一方。
可有些事吧,不能只看能力,不考虑别的。
中军是什么?
是震慑一方的核心所在。
一旦在所辖之地出现任何状况,这将是唯一能够机动的震慑武装,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
所以必须有可靠的人才行。
这绝非曹昂不信任黄忠、太史慈、王威这帮将校,实则是在中军之中,有过半是吸纳的荆州降卒。
而属曹军精锐最多,最集中的,一支由史涣统辖,一支由陈到统辖,淡化彼此间的划定是需要时间的,可是这一期间的警惕必须要保持才行。
毕竟乐进、于禁、李典他们被曹昂分派到各地去,曹昂不可能不被他们派足核心精锐,不然各地震慑无法起到应有成效。
做了一方势力的上位者,特别是麾下地盘众多,军队众多,如此需要考虑的事情,也会跟着增多,凡事不能率性而为,该有的制衡与考虑必须要有,不然是会出大问题的,现在就看曹昂如何解决这些了。
“公子,出事了!!”
在曹昂准备再说些什么时,步骘行色匆匆,快步朝曹昂跑来,这叫聚在曹昂身边的众人,无不皱眉看去。
“公子,襄阳、建平、宜都、南郡几地皆出现宗贼复起之势,在治下活跃洗劫,几郡太守府皆呈递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