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八章 越国公——杨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越国公——杨素(2 / 2)

第一次冲锋,只令一二百人的小队往前,第二队二三百人在后准备,同时,第三队,第四队依次准备。他下达死命令:各队必须战胜敌人,或者战死敌阵,不许活着回来。如敌人尚未消灭而自己却活着回来,则后面的梯队先把前队退回的将士立即斩于阵前,然后再接着冲杀。如此血腥的战法,不仅使己方战士心惊胆寒,也使敌方未经交手,先已畏惧三分。这种背水一战的不要命打法激发了大家奋勇向前、决死疆场的决心,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杨素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关键是其自身作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为将士们作表率,战后论功行赏,为将士们的封赏据理力争,当时,别的部队也打了胜仗,或由于将帅不知在上面邀功请赏,或由于某些奸佞小人进谗言等原因,将士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得不到什么好处,挫伤了将士们的积极性。杨素则不然,他深得皇上宠信,敢做敢言,豪气中透出一般霸道。凡跟着他打仗的,不愁打不了胜仗,打了胜仗更不愁封官论赏,所以许多英雄豪杰愿意跟随他,在他旗下作战。

杨素虽然骁勇异常,却绝非有勇无谋之辈。他行军布阵奇正相合,变化莫测,同时又能因势利导,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手采取不同的策略。隋朝统一北方以后,便意图伐陈,又苦于长江天堑之阻,杨素便在长江上游建造五牙大舰,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此种舰分为五层,高百余尺,前后左右设置了6根拍竿以掌握航向和船身平衡,仅拍竿长度即达50尺。每舰可容战士800人,桅杆上高高飘扬着元帅大旗。

另外,他还建造了可容百余将士的黄龙舰以及平乘舰、舴艋舰等各种级别的战舰,互相搭配。舰队组建完毕以后,他亲率这支水军从上游直扑三峡。船至流头滩,两岸山崖笔立,如刀劈斧削一般,水下水上布列着大大小小的暗礁明石,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且水流湍急,行船艰难。陈朝将领戚欣率百余艘青龙舰及数千军兵固守在狼尾滩,严阵以待。杨素详细考察了地形地势,认为如果白天攻击,则实力尽暴露于陈军之前,加以滩流迅急,战舰不好掌握,便决定夜晚攻击,这样可以扬长避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