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二十六章 大战唐军——李仁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大战唐军——李仁罕(2 / 2)

李嗣源因前线战事不利,遂有罢兵和解之意,他撤回了石敬塘所率领的征蜀大军,并以离间朝廷与两川的关系为罪名,诛杀了主倡此战的枢密使安重诲。孟知祥接受了和解,并将李仁罕由夔州召回了成都,同时邀董璋联名上表向朝廷谢罪。董璋因留在洛阳的亲属皆被朝廷杀害,不愿谢罪,但亦未再与朝廷继续开战。至此,后唐攻两川之战以朝廷的失败而告终。

孟知祥为防止朝廷再次兴兵讨蜀,数次遣使赴东川,邀董璋一同上表谢罪,董璋却认为孟知祥背盟,出兵攻打西川,孟知祥反攻杀死董璋,吞并了东川。当时,李仁罕与赵廷隐争夺东川节度使之职,闹得不可开交,孟知祥遂自领东川,让李仁罕归镇遂州。

孟知祥未经朝廷诏令,以墨制的形式署任李仁罕及武泰军留后赵季良、保宁军留后赵廷隐、宁江军留后张业、昭武军留后李肇五人为本镇节度使。不久,朝廷拜孟知祥为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封蜀王,同时正式授予赵季良、李仁罕等五人为节度使。其中,李仁罕为检校太傅、遂州武信军节度使。

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建立后蜀,史称后蜀高祖,赵季良被拜为宰相,李仁罕则被任命为卫圣诸军马步军指挥使,与赵廷隐、张业、侯弘实分掌军权,仍领武信军节度使。孟知祥病逝,遗诏由太子孟昶继位,以赵季良、李仁罕、赵廷隐及枢密使王处回、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张公铎、奉銮肃卫指挥副使侯弘实为辅政大臣。

当时,王处回秘不发丧,连夜拜访赵季良,告以遗诏内容。赵季良让王处回去见李仁罕,观察其态度,看他是否愿意侍奉幼主。李仁罕却设武备相见,王处回直至离去也没有将孟知祥的死讯相告,直接宣读遗诏,让孟昶在孟知祥柩前即位,史称后蜀后主。

孟昶即位后,诸将多自恃先帝旧臣,骄纵不法,剽掠百姓,强夺良田,甚至毁坏坟墓,其中以李仁罕与张业最为恶劣。此前,李仁罕便颇为骄横,甚至想纳娶有国色的前蜀宫嫔,只因畏惧孟知祥而未敢实施,此时更是渐有跋扈之志。他自恃宿将有功,要求总判六军,还亲自到学士院探听是否已在起草诏书,孟昶只得很不情愿的加授其为中书令、判六军诸卫事,同时又任命赵廷隐为六军诸卫副使,以为掣肘。

李仁罕当时还和张公铎争权,张公铎与医官使韩继勋、丰德库使韩保贞、茶酒库使安思谦等弹劾李仁罕有异志,王处回、赵廷隐也都劝孟昶除掉李仁罕。孟昶遂与赵季良、赵廷隐等合谋,趁李仁罕入朝,命武士将其逮捕处死,随后又杀其子李继宏及亲信宋会从等数人,族灭其家,并下诏公开其罪名,李仁罕终年六十二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