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为清朝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陵寝,坐落于昌瑞山主峰南麓,前朝金星山,背靠昌瑞山,位居陵区中轴线上,居中而建,南北长达5500米,占地面积达22万平方米,在清代皇陵中规模最大,是清朝在关内营建的第一座皇陵,也是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被誉为“清代诸陵之冠”,按照中国建筑师遵循的“陵制与山水相称”的设计理念建造完成,在建筑体量、高度、空间布局上都刻意经营,被认为是清代陵寝中“风水最佳、位置最尊贵、最具代表性”的陵寝。该陵寝所葬主要人物有三位,分别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孝康皇后佟佳氏以及孝献皇后董鄂氏。因为传说孝陵内无尸首且薄葬,故在民国时期未遭大规模盗掘(但也有多处盗洞),是清东陵内唯一地宫保存完好的陵寝。把入关后第一位帝王的陵寝命名为孝陵,符合“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思想,其寓意就是告诫后代子孙要“孝敬祖先,恩惠百姓,以实现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之福”。
孝陵是由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传说,当年顺治皇帝登至昌瑞山顶,将马上之环取下投向山底,并说道“环落处为朕之穴”,环落处也就成为顺治陵寝棺椁下的金井以及孝陵、清东陵总体建筑的基点孝陵筹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过世之后初定陵名为“世祖陵”,康熙元年(1662年)三月初一正式确定陵名为“孝陵”,破土于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动工于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地宫建成后,先将顺治皇帝、孝康皇后、孝献皇后入葬,其余建筑随后第次兴建,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底陵寝建筑主体工程基本竣工。
孝陵作为清东陵的主体建筑,其建筑形制及营造模式虽然是参照明孝陵而来的,但其在规模、格局等方面却又有创新。从宏观上来说,陵寝前部是献殿,供祭祀朝拜之用;后部是寝宫,是墓主人安息之所。这种格局由来已久,是仿照生前宫殿“前朝后寝”的格局而建。因为是首陵,所以孝陵有一些其他陵没有的建筑,如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等。孝陵神路上,有石牌坊、下马牌、大红门、更衣殿、碑亭、华表、石像生、石桥、门座、宫殿、祭台、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下宫殿等30余座(组)各类建筑,这些建筑由神道串联起来,由南至北,形成一条长达6000米的中轴线。
孝陵的石牌坊位于清东陵陵区最前方,是顺治帝逝后由康熙帝为其所修建的一座仿木结构的门洞式礼制性建筑,其体量和雕刻的精细程度已然超过了绝大多数同类型的明清皇陵石牌坊,高约12.48米,面阔五开间,宽达31.35米,为“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并采用木结构以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形式,全部由汉白玉构筑而成,额枋及枋间板上还雕有旋子彩画及云纹装饰;而且6根立柱每一根上都雕刻着图案,立柱下又嵌有两块巨大的夹杆石,夹杆石顶部为圆雕的麒麟和狮子等六对卧兽,底部为须弥座,各夹杆石看面上则分别都雕刻着“云龙戏珠”“蔓草奇兽”和“双狮滚球”等瑞兽浮雕图案。虽然孝陵石牌坊历经三个半世纪的时间,还经受了1679年(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仍旧屹立不倒。大红门位于石牌坊后,既是孝陵的大门,也是整个陵园的正门,于1979年仿照清西陵大红门耗资16万元复原,有三个门洞,单檐庑殿顶,大门两侧还各有角门,东西两边是20余千米的风水墙向后延伸与长城相接,将整个陵园封闭。门外东西两侧还各立有一块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的下马牌。此外,孝陵的石像生数量较多,共计达18对,主要包括麒麟、马、獬豸、骆驼、狮子、大象、文臣、武将等,其造型大多具有“朴实浑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