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同样的景色,不同的心境,一口气看懂早发白帝城#历史#李白#小知识】
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下江陵》。我们都知道,李白一生几乎都没有怎么正经工作过,一直都在游山玩水,求仙访道。
连他自己都在诗中说自己一生好入名山游。很多人起初都会误以为这首诗是李白畅游神州,借三峡美景来抒发自己兴奋愉悦的心情。
那么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又为什么叫《下江陵》呢?其实这首诗的背后还隐藏着诗仙一生中最狼狈的一段故事。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的叛军攻破长安,唐玄宗一行逃出长安城。在行至马嵬驿时,太子李亨策划并发动了马嵬驿兵变,杀死丞相杨国忠,逼死了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
父子从此分道扬镳。李隆基逃亡四川,李亨则逃到了朔方。不久,李亨在灵武擅自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李隆基闻讯,马上将自己的其他儿子封为各地节度使,其中第16子永王李璘的实力最为强劲,他一人独领4道节度使,坐镇江陵。
李璘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的想法是坐拥4道重兵,像东晋王朝一样割据江东。所以他在到达江陵后马上就开始招募士兵,私自设立郎官、御史等官职。
李白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李璘幕府。而唐肃宗方面则任命李白的好友高适为淮南节度使,专门前往讨伐李璘。结果李璘不战而走,最终被擒杀。
李白也被以从逆罪被判流放夜郎,夜郎位于现在的贵州遵义附近。
公元758年,已经58岁的李白自旬阳出发,从九江一路逆流而上,过江夏入江陵,终于到达了三峡。三峡地势险峻,水深陆行船十分困难,尤其是黄牛滩地区。
自古以来就有“高发黄牛,木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的说法,意思就是在这地方行船即便是走3天3夜,回头一看,船还仍然在原地打转。
逆水行船走了好多天却又不能寸进,这不正是李白人生的真实写照吗?而多年之后的一个重阳节,诗圣杜甫也在夔州见到了和李白同样的景象。
感慨山河破败,年老多病,就写下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诗句,同样是盘旋不前,杜甫用猿的叫声来表达自己的哀伤。
于是李白便将自己逆境煎熬、郁闷难受的心情寄于纸上,挥笔写下了一首《上三峡》:“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这真是太难了,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可抬头看看天,感觉永远也到不了。这个黄牛滩也太难过了吧,走了3天3夜,熬得我头发都白了,还是在原地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