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高耸入云的巫山,此时已经年近60的李白感觉自己的余生可能也就交代在那个走也走不到的荒僻之地了。
不过就在这时,反转来了。此时的李白已经走了快一年时间了。这一年里,关中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大旱,唐肃宗于是下了一道大赦令,释放全国在押的政治犯。
刚到达白帝城的李白也接到了赦免令。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欣喜若狂的李白当即调转船头,直奔江陵。
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同样的景色,完全迥然不同的两种心境。
此时李白的内心既有劫后余生的喜悦和激动,也有对未来旅程的期待。那个刚刚还让自己苦闷抑郁,甚至夹住了青天的三峡,现在忽然就变得流光溢彩,光芒万丈。
因为顺流而下的原因,船也快了很多,真是畅快啊。从白帝城到江陵,1000多里的路程,仿佛眨眼之间就结束了。
李白抵达江陵后,立即就将自己的心情付诸笔尖,写下了这首《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现在读起来是不是能感觉到李白当时的心情呢?
【功盖诸葛第一人,却没有诸葛的名声#历史#小知识#五胡十六国】
古往今来,华夏大地上能做到出将入相者不乏其人。前有齐国始祖姜太公,助周武王开创周朝八百年江山;后有蜀汉丞相诸葛武侯,六出祁山,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猛人,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智谋更是不输诸葛丞相。
谁敢说他坏话,皇帝就拿鞭子抽谁,就连周XX都评价他“文石清谈惊四座,十下酒话当年”,他就是人如其名的前秦猛人王猛。
王猛出生于兵荒马乱的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八王之乱后,鲜卑、匈奴等五个少数民族趁乱进入中原,分别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政权。
王猛的老家青州也被族人建立的后赵政权攻占。王猛出身寒微,但却心怀大志。他极为博学,思虑深远,尤其爱读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