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第二百四十六章 圣人柳下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六章 圣人柳下惠(2 / 2)

除此之外,臣服于商朝的小方国也会向商朝进献羌人,因此羌人成了最常见的祭品。

不过,商朝人认为祭祀的规格越高,所用的祭品就要越尊贵。因此,百姓、婴儿、少女也成了祭祀的候选祭品。比起百姓,还有一类人更尊贵,他们就是商朝的奴隶主贵族。

比起羌人和百姓,贵族成为祭品的方式更加高级。一般情况下,羌人和百姓被杀死后祭祀就完成了,然而贵族祭品被杀死后还要被进一步加工,做成更高档的贡品献给鬼神。

比如,先砍掉头颅,再将头颅放进青铜锅里烹煮;再比如将贵族身上最细腻的部位割下来,剁成肉酱,制成肉丸子或肉饼供奉给鬼神。

为了沾一沾鬼神的福气,祭祀之后,人们还会把这些人肉贡品分而食之。

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很可能就是死于祭祀。除此之外,祭祀不同的神明时,商朝人也会采用不同的祭祀方式。比如祭祀河神的时候就会把祭品推入水中淹死,由此衍生出了“沈”这个字;

“磔”则是把祭品劈成两半;“辜”是掏空内脏;“伐”是砍下头颅。不同的祭祀方式也代表着商朝人的不同诉求。

比如“炮”就是把人活活烧死,当时的人们相信用这种方法可以“给予”,因此商朝王后在封地发生干旱的时候就用“炮”的方式进行了祭祀。

商朝祭祀不仅死法多样,就连祭祀的对象也种类繁多。他们祭祀的不仅有河神、山神、太阳神、土地神等自然神灵,还有商朝的先祖。

商朝人认为先祖死后就会化身成神,保佑商朝政权长治久安。

此外,天地也是商朝人的重要祭祀对象,甲骨文中就有商朝人向天地祭祀以祈求丰收、祈求战事顺利的记录。在祭祀天地的过程中,他们有时也会祭祀祖先。

需要祭祀的神灵众多,因祭祀而死的人也数不胜数。一个殷墟遗址就有2500多个祭祀坑,埋葬着多具人类骸骨。

仅武丁时期祭祀人牲的数量就超过了9000,而当时的一个诸侯国平均才5000多人。商朝时期人祭盛极一时,那为什么商朝灭亡之后人祭就逐渐销声匿迹了呢?

这还要归功于周朝的统治者周公旦。周公旦制定了周礼,推行礼制,开始宣扬“以德治天下”。他宣称一个王朝统治是否稳固和祭祀关系不大,反而和君主的德行息息相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