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泰攻潼关,高敖曹攻上洛,高欢自己攻打蒲坂。
宇文泰看破了高欢的部署,决定舍近求远,暂时无视高欢的威胁,先攻打主力窦泰。
宇文泰奇袭窦泰,窦泰死亡,高欢只能含恨退兵。
高敖曹想要效仿沈田子威逼长安,但高欢让他返回,高敖曹只能且战且退,全军而还。
宇文泰:高欢,1:0。
曹操:“这样看来,宇文泰这个年轻人还不错啊,还能够以小博大。”
“高欢前期不错,但遇到他就好像没那么厉害了。”
刘备:“对,他们两个跟你曹操属于一类人,随时准备着篡位呢。”
刘邦也想到了什么,“对了,嬴政,我好奇你倾向于哪边呢?”
“是宇文泰吗?他也是在关中发家啊。”
嬴政:“可能吧,但还是要看看他们后面的表现。”
另一边,刘义隆和拓跋焘在闲聊。
刘义隆:“我都能猜到你是怎么想的。”
“这对冤家中,你现在一定偏向于宇文泰。第一,你们都是鲜卑人,是同族。”
“第二,高欢和宇文泰任何一方统一北方都会立刻篡位。要让你们拓跋家活得更久,你们就祈祷弱势的宇文泰不被消灭吧。”
拓跋焘:“哼,说得不错,但你一个文帝不理解那种性情。”
“高欢看着有那种性情,宇文泰就感觉严肃很多。”
刘义隆:“所以你支持高欢?”
“不,我偏向宇文泰,但两个人我都恨。”
人间的高欢和宇文泰不知道,空间中的皇帝非常关注他们,甚至担任了他们的裁判。
王莽本来也是裁判的一员的,但他被刘邦支开了。
刘邦:“你当裁判干嘛?你都提前知道结果了。”
“况且你也是重要的技术人员,现在竞争告一段落了,你就跟他们一起去接收谈判得来的新空间吧。”
王莽没有拒绝的理由,因为这个任务并没有危险性,平行皇帝不太可能破坏合约。
嬴政:“王莽,你跟着去吧。去了之后,才能确切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双关,“他们”既指平行皇帝,又指刘氏集团。)
刘邦哪能不知道“他们”指的是谁,他也顺着嬴政的话茬道:
“对的,我们也要判断一下那边的动向。这几天,我们虽没派人过去,但一直在用机器监视,没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