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霸业春秋传> 第288章 文明的巅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8章 文明的巅峰(2 / 2)

人们纷纷议论,指责崇祯皇帝竟暗中派人去议和,简直是大逆不道!朝廷内外一片哗然,仿佛一片即将崩溃的堤坝,随时都可能被汹涌的民意所吞噬。这一事件,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割断了明朝最后一次议和的希望,让国家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

在这场风波中,我们不难看到,那些自诩为道德标杆的朝廷大臣们,他们的道德观念在关键时刻竟如此脆弱不堪。他们所谓的“高尚”,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果道德不能与现实相协调,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试想,如果这是刘邦的时代,他或许会选择暂时的妥协与退让,就像他在白登山被围时那样,忍辱负重,等待时机反击。但崇祯皇帝却不同,他坚守着那份高傲的道德观,不愿妥协,最终在内外交困中走上了绝路,吊死在了那棵歪脖树上。

人性善恶之争,自古以来就未有定论。其实,人性本如一张白纸,无善无恶,只是基因与生存需求在驱动着我们的行为。在和平稳定的社会中,人们会遵守规则,甚至做出利他的行为。但在乱世或自然状态下,人们往往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相互争斗。这时,就需要一个高于所有人的权威来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规则的顺利运行。在很多时候,这个权威就是君主。

然而,君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社会秩序,往往不得不采取一些超越社会规则的手段。如果他不这样做,就可能会被那些同样超越社会规则的人所挑战甚至推翻。因此,为了稳固统治和确保社会规则的正常运行,君主有时需要超越某些社会规则(道德)。

政治家和皇帝,他们需要的不是个人的道德光辉,而是家族的延续和国家的稳定。他们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为了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福祉,他们有时会做出一些看似不道德但却符合大局的决定。这,就是他们肩上的责任与担当。 创意改写版

在历史的长河中,江山的稳固并非仅凭一己之力,而帝王之功过,亦非道德标尺所能单一衡量。若将浩瀚帝皇谱系比作璀璨星河,李世民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星辰之一,其光芒足以照亮前五的席位。然而,世人常以其私德之瑕,如篡史美化、兄弟阋墙、夺妻占媳之举,将其比作暴虐无道的杨广,仿佛历史的车轮因私欲而偏离了正道。

但,评判一位君王的伟大,岂能局限于个人情感的纠葛与私生活的斑斓?李世民,这位被后世铭记为英明之主的帝王,他的治国智慧与雄才大略,才是历史长卷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私事,或许在道德的显微镜下难以逃脱指责,但谈及治国理政,李世民无疑是一座巍峨的丰碑,屹立于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巅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