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我出生偏远的山村> 第68章 为“稻、黍、稷、麦、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 为“稻、黍、稷、麦、菽”(2 / 2)

4.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589年):

-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形成:耕耙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和运用,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如代田法、区田法等。

- 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关中地区修建了龙首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大幅增加,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 农作物品种增多:小麦种植面积持续扩大,逐渐成为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豆、小豆等豆类作物种植也较为广泛。

- 畜牧业发展:官方和民间都重视畜牧业,马、牛、羊等家畜的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畜牧业成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5. 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年-公元1368年):

- 经济重心南移:随着南方的开发,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水稻生产迅速发展,至宋代水稻跃居粮作之首。

- 多种经营发展:除了粮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如茶叶、棉花、甘蔗、油菜等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 水利工程不断完善:江南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圩田、堤堰、水闸等水利设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田的抗灾能力。

6.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

- 精耕细作深入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通过增加复种指数、改良土壤、选育良种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 农作物结构变化:原产美洲大陆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作物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改变了中国的农作物结构。

- 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发展:形成了一些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的地区,如江南的蚕桑产区、福建的茶叶产区、广东的甘蔗产区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