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所有纷至沓来的消息当中,最为令高要感到兴奋不已的,莫过于那封来自于萧何的传信。原来,当萧何得知战场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之后,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智慧和果断决策能力,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迅速调整了战略部署。
原本,他们计划将兵力集中用于汉中关口,但现在,萧何毅然决然地改变了作战目标,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朝廷大军的后续粮草补给线。这个突如其来且恰到好处的变动,犹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剑,直直地刺向了朝廷大军的要害之处。
由于萧何的巧妙布局,朝廷大军的粮草供应瞬间被截断。如此一来,这支庞大的军队顿时陷入了困境,就连想要撤回咸阳都变得异常艰难。因为此刻的咸阳城,早已被如狼似虎的诸侯联军团团围住,可谓是插翅难飞。可以说剩下的朝廷大军如今已是进退维谷,处境岌岌可危,恐怕最终只能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与此同时,大秦帝国也因此遭受了沉重打击。这一役过后,大秦最后的一丝喘息之机也荡然无存。至于北境所剩的那十余万北境军,虽然曾经威名赫赫,但失去了粮草供给后,他们就如同无根之萍一般,漂泊不定。即便拥有再强大的战斗力,没有了粮草作为支撑,这些北境军也不过只是徒有其表罢了。
高要心中暗自庆幸,对于萧何当初决定奇袭汉中一事,他本就认为风险极高,充满变数。现在平安归来,这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略加思索之后,高要立刻吩咐手下人快马加鞭给曹参传递命令,
命曹参不要停止追击,继续向着巴蜀二郡的方向追击朝廷大军,顺势夺取巴蜀二郡,高要将目光瞄准了巴蜀二郡。如今时机已然成熟,这两块富饶之地也到了该落自己手中的时候了!但汉中却暂时不能轻举妄动。要知道,一旦对汉中动手,势必会引发诸侯联军异常激烈的反应和回击。所以高要还是决定放弃汉中,暂时依旧将目光仅仅放在巴蜀二郡上,
不过,好在巴蜀二郡已如探囊取物般,可以顺理成章地被纳入自己版图之中。与此同时,经过此番激战,尽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毋庸置疑的是,这场战争极大地消耗了南境的大部分精力。不仅在兵力上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而且战后的修缮与重建工作更是迫在眉睫、千头万绪。此外,还有闽中、会稽等地需要妥善治理,再加上即将顺势夺取的巴蜀二郡,南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急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去慢慢消化这些新得的领土和资源。
大秦帝国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并成功地建立起一个强大无比的中央集权政权,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无疑要归功于那位雄才大略、气吞山河的秦始皇嬴政。他凭借着自身出类拔萃的才华以及超乎常人的果敢与决断力,缔造了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丰功伟绩。这些伟大的成就,即便是换做其他任何一个人,哪怕耗费数十载甚至上百个春秋的漫长岁月去努力拼搏,恐怕也只能望尘莫及。
在这看似辉煌无比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且影响深远的巨大缺陷。由于秦国崛起的速度实在过于迅猛,除了原本大秦所属的子民之外,从上到下都处于一种人心惶惶、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无论是东汉末年还是隋朝末年所爆发的大规模战乱,究其本质而言,不过是各路诸侯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与地盘而展开的激烈角逐罢了。这种争斗更像是同室操戈,如同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几人为了争当家长而互不相让,但毕竟还存在着一定的血缘亲情纽带作为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