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机落地那一刻起,姚美玲就一直在思考许宁提到的涡喷14发动机工况不稳定的问题。
现在,她已经形成了一个虽然不够成熟但却逻辑自洽的假设,只是还需要更多证据来验证。
很快,她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了关键所在——燃烧室出口温度/涡轮前温度。
这正是她需要的信息。姚美玲紧盯着屏幕,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太好了。”她低声说道。
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深入查看后,她发现所需的数据并不完整。
这项指标对于燃烧室和涡轮叶片的研发至关重要,但在高空平台测试中往往不是关注的重点。
测量起来既困难又复杂,尤其是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尚不成熟,接触式测温方法虽准,但会干扰发动机内部流场,影响其正常运作。
因此,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否则不会频繁进行这样的测量。
姚美玲站在实验室里,看着眼前的几个数据点。
这些数据点显示了涡轮前的温度,确保不会超温引发事故。
但对她来说,这远远不够。她需要的是更全面的数据。
短暂犹豫后,姚美玲决定去找许宁谈谈这个问题。
“师弟。”她穿过刚结束庆祝的人群,来到他面前。
“我打算在接下来的空中测试中,对整个涡轮前部进行一次全面的温度测量。”
“涡轮前部的温度?”许宁抬头看向她,迅速翻阅手中的报告,找到了相关页面。
“最高温度是1575K,看起来是在安全范围内,而且从整体来看……”
话未说完,他就停了下来。
“你认为这里的温度分布有问题?”
“正是如此。”
姚美玲点头道:“我们目前只有中心和边缘两个点的数据。”
“如果是普通情况下,这种测量方法确实足够了。
但是,考虑到涡轮叶片有主动冷却系统,如果气膜不均匀,会导致冷却效果波动。
尤其是在接近1600K时,即使20到30度的变化也会显着影响叶片性能,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整体稳定性。”
听着姚美玲的话,许宁继续浏览报告。
果然,在01号和03号原型机上也发现了类似的不稳定状况。
幸运的是,他已经为这种情况预留了足够的喘振裕度,因此即使在推力快速变化时也没有出现问题。
不过,传感器还是记录下了油门调整瞬间压气机流量和增压比的剧烈波动。
“看来你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许宁承认道,意识到自己之前可能过于关注压气机部分的问题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航空发动机是个复杂的系统,任何一个小改动都可能影响整个机器的性能。
比如气膜冷却技术,它通过在高温壁面开孔引入冷空气,这股冷气流会在压力和摩擦的作用下沿着壁面流动,形成一层保护膜,将热气与金属部件隔离开来,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