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广袤的黑土地上,有一个宁静而质朴的村庄,名叫宝泉村。村庄不大,百来户人家,四周被连绵起伏的青山环绕,山间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每到春夏,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仿佛一幅天然的画卷;而到了秋天,金黄的稻浪在微风中起伏,宝泉四溢,空气中都弥漫着丰收的喜悦。村民们大多以种植庄稼为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
王大柱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今年四十出头,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一双粗糙有力的大手见证了他多年来在土地上的辛勤劳作。王大柱为人正直善良,乐于助人,在村里人缘极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仅靠种地,家庭的收入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看着身边一些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王大柱心里也犯起了嘀咕,他不想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但又渴望能找到一条新的增收之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大柱去县城办事,看到县城里大大小小的饭店生意兴隆,人来人往。这让他灵机一动,心想:“咱村子风景这么好,周边又有不少游客来游玩,如果在村里开个饭店,说不定能行。”回到家后,王大柱和妻子李翠兰商量了这个想法,李翠兰一开始有些担心,怕做不好赔本,但看到王大柱眼神里的坚定,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他。
说干就干,王大柱把自家的老屋简单收拾了一下,购置了一些桌椅餐具,又在院子里搭了个简易的厨房,就这样,“大柱乡村饭店”在鞭炮声中正式开张了。起初,饭店的生意并不太好,村里的人大多习惯自己做饭,很少来饭店吃饭,而外来的游客又不知道这里有个饭店。王大柱心里有些着急,但他没有放弃,他开始主动向路过村子的游客介绍自己的饭店,还推出了一些具有乡村特色的菜肴,如铁锅炖大鹅、农家小炒肉、凉拌山野菜等。慢慢地,饭店的生意有了起色,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光顾,王大柱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一天,阳光明媚,王大柱像往常一样在饭店里忙碌着。突然,一辆外地牌照的汽车停在了饭店门口,从车上下来几个衣着光鲜的人,一看就是从大城市来的。王大柱赶忙迎了上去,热情地招呼道:“几位客人,快里边请,想吃点啥?咱这儿有正宗的农家菜。”为首的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笑着说道:“老板,听说你们这靠山,有没有山鸡啊?我们几个从南方来,就想吃点新鲜的野味。”
王大柱一听,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他严肃地说道:“几位客人,实在不好意思,现在野生山鸡是保护动物,可不能吃,那是违法的事儿。咱虽然是乡下人,但也知道要遵守法律。”几个人听了,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其中一个年轻人有些不甘心地说:“老板,你就别骗我们了,在我们那儿,很多饭店都有山鸡卖,怎么到你这儿就不行了呢?”王大柱耐心地解释道:“真不是骗你们,现在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可严格了,抓着了要坐牢的。咱不能为了挣钱就干违法的事儿,这心里不踏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