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的决策震动了整个大明,特别是对北方的影响逐渐显现。
那边的消息并没有在朝堂中详细展开,但朱雄英知晓,皇权的冲突已悄然开始。
“雄英这一下,玩大了啊,爹那让我从北镇压到南,这玩的就离谱。”朱棣一边咬着草根,一边低声抱怨着,脸上带着几分无奈的笑意。
他的语气中并没有太多的愤怒,反倒是带着一丝自嘲和无奈。
他与他的兄弟们,尽管身处不同的地方,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大明的未来。
而朱雄英,这位一度被认为年轻的皇孙,已经完全掌控了局势,开始主导朝堂上的权力变动,连朱棣自己都不得不佩服他的果决与狠劲。
“不过大哥那是个啥情况?被雄英给直接架空了嘛?不应该啊。”
朱棣咬着草,沉默了一会儿。其实,他心中最清楚的事情就是——自己不仅仅是父亲的命令在北方稳定局势的执行者,更是在北方权力斗争中的关键人物。
如今,朱雄英已经着手削弱传统势力,北方势力的控制权也开始成为他无法回避的问题。
“雄英这个小子,我还在想着怎么削藩,他来这一下不是任由我们藩王做大么?”朱棣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着局势的走向,“或者说,其实已经考虑进去了,只是还没显现?”
“真羡慕雄英啊,有爹给他撑腰,不过还得做好准备,万一真到了刀枪相见的地步,谁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呢。”他转头望着身后的一位亲信,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
“权力交替,始终是无法避免的。雄英,他太过激进了。”
就在朱棣和他的部队疾驰向南的同时,大明的各地也悄然改变着。无论是朝廷的体制改革,还是地方百姓的迁徙,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整个帝国的未来。
“报,河间府当地官员蛊惑百姓,如今已经封城。”
朱棣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朝着身后看了一眼,高喝道:“弟兄们,来活了,冲了河间府!”
随着朱棣命令一出,随行的亲信和将士们迅速开始部署,准备立即行动。整个队伍的气氛也从之前的漫不经心转为紧张严肃,战马嘶鸣,刀枪交错的声音似乎已经随着这突如其来的命令凝固在空气中。
朱棣站在战马上,眯眼看着前方,嘴角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河间府的骚乱,恐怕只是开始啊。”他低声自语,心中却不免感到一丝复杂。